X 线片的密度:胶片中的感光乳剂在光作用下致黑的程度称为照片密度。 密度分辨率(CT):低对比度的情况下,图像对两种组织间最小密度差别的分辨能力。 空间分辨率:高对比度的情况下,密度分辨率大于 10%时图像对组织结构空间大小的鉴别能力。 康普顿效应:入射光子与原子外层轨道电子相互作用,光子将部分能量传递给电子,电子获得能量后摆脱原子核的束缚,从原子中射出,而入射光子损失一部分能量后改变了频率和方向后散射了出去,这种过程称为康普顿效应。 X 线强度:单位时间内,垂直于 X 线传播方向的单位面积上通过的光子数目和能量总和。 IP 板:是 CR 关键元件,是信息记录,实现模数转换的载体,代替传统的屏-片系统。 滤线栅的栅比:铅条高度和铅条之间间隔的比值,值越大,吸收散射线越好。 静脉肾盂造影(IVP):静脉注射造影剂,经过肾脏排泄至尿路使其显影,病人痛苦小,适合结石,结核,肿瘤,先天性畸形等。 mask 像(DSA):不含对比剂的,在打入对比剂之前的摄片。 重复时间(TR):从第一个RF 激励脉冲出现到下一个周期同样激励脉冲出现经历的时间。 回波时间(TE):从第一个RF 激励脉冲开始到采集回拨信号之间的时间。 反转时间(TI):指施加180 度反转脉冲使磁化矢量反转到负Z 轴方向到施加90 度激励脉冲中间的时间段。 减影:通过计算机把血管影像上的骨与软组织影像消除而凸出血管的技术。 注射流率:单位时间内经导管注入对比剂的量。 T1 加权像: SE 序列中,通过采用短TR 短TE 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 T1 特征的图像。 T2 加权像: SE 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 长TE 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映组织 T2 特征的图像。 质子密度加权像: SE 序列中,通过采用长TR 短TE 的办法得到的重在反应组织质子密度特征的图像。 纵向弛豫:高能态自旋将能量传到周围环境中的过程。 横向弛豫:自旋质子自身产生的磁场相互干扰导致的彼此相位一致性丧失。 静态显像:显像剂在脏器组织和病灶达到分布平衡时的显像。 动态显像:显像剂引入人体后,以一定的速度连续或间断地多幅成像,用以显示显像剂随血流流经或灌注的脏器,并被组织不断摄取与排泄在器官内反复充盈和射出的过程所造成的脏器内放射性在数量或位置上随时间发生的变化的显像。 阴性显像:正常器官和组织细胞可选择性摄取某种放射性药物,能够显示出该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及大小,病灶失去正常组织的功能,故常常不能摄取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