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 论 【目的要求】 1.了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2.熟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含义及意义 3.掌握:医学心理学的概念及应用范围 【教学内容】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性质与发展 2.医学模式的发展及转变的意义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及其特殊性 【计划学时】2学时 第一节 医学心理学概况 一、定义、范围、性质及目的 (一)定义 1.心理学(psychology) 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掌握规律——解释行为——预见行为。 2.医学心理学(medical psychology) 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疾病以及在它们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科学。 (二)研究范围 1.研究心理或行为的心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2.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3.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4.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5.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三)学科性质 1.交叉学科 2.基础学科 3.应用学科 (四)开设医学心理学课程的主要目的 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 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二、医学心理学的相关学科 包括健康心理学、心理生理学、心身医学、变态心理学、心理诊断学、心理治疗学、咨询心理学、护理心理学、临床心理学、神经心理学、康复心理学、医学心理咨询等。 第二节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 是人们从总体上认识健康和疾病以及相互转化的哲学观点,包括健康观、疾病观、诊断观、治疗观等。 一、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建立在经典的西方医学基础之上尤其是细菌论基础之上的医学模式。由于其重视疾病的生物学因素,并用该理论来解释、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以及制定健康保健制度,故被称为生物医学模式。(心身观、健康观、疾病观、治疗观、特点) 二、医学模式转变的动因 1.疾病谱顺位的变化 死亡顺位前三位: 过去:传染病、感染性疾病、营养不良 现在:脑血管疾病、心脏病、癌症 2.不良的生活方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 3.社会因素对健康和疾病的作用增强 4.人们需求层次的提高 5.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 三、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Engle 于 1977 年发表了《需要一种新的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