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山格镇政府李智伟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结构、社会组织、利益关系、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有社会管理模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农村社会生活方式,迫切需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一﹑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是现实之需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新农村的迫切要求。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强化农村社会管理,强调“坚持服务农民,依靠农民,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加强农村社区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当前,我镇处于经济社会提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需要顺应形势发展要求,不断创新管理方式,完善工作制度,健全工作机制,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推动农村社会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农村和谐。第二,实现加快城乡发展一体化的内在需要。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既是农村和谐稳定的需要,更是农村加快发展的需要。县委﹑县政府明确提出要围绕中心城镇建设,在着力扩大城镇规模,增加城镇人口,推动农村城镇化、农业工业化、农民市民化的进程中,通过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走出一条城乡一体共繁荣、快发展的新路径,切实加快我镇中心城区建设步伐。第三,建设“平安山格”构建和谐稳定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作为重要工作内容,明确提出目标任务和工作要求,要求从源头上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加强农村安全监管,维护农村特殊人群权益,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增加群众安全感和幸福指数,衡量一个地方社会管理、和谐社会建设成效的重要标志。,二﹑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思考建议近年来,我镇在农村社会管理方面创新探索出群防群治管理模式,“一体化大综治”工作模式等。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社会管理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涌现,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才能回应群众的新期待和新要求,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第一,增加群众收入满足物质条件。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一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通过“非农”就业增收。鼓励农村人口到城区、中心集镇从事第二、三产业,务工经商办企业。二是做大做强特色农业产业,确保增收。组建特色专业合作社,建立网上信息平台,掌握市场行情,增加农民在买方垄断市场下的话语权、定价权,实现收益最大化。三是配齐配强农村带头人,引领增收。“农村要富强,重在领头羊”。要拓宽渠道选拔一批政治素质好、文化程度高、开拓意识强、愿意带领群众致富的致富能手,优先选拔大学生村官、退伍军人到村支两委班子任职,配齐配强村级班子,引领群众增收致富。第二,健全基层组织夯实牢固基础。社会管理和服务的重心在基层,社会稳定的根基也在基层。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基层组织尤为重要。要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到位、作用明显的社会基层组织体系。一是健全基层党组织。顺应经济社会结构深刻变革和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的趋势,在农村工矿企业、流动人口聚集区、规模较小的“两新”组织等地建立党组织,形成纵横结合、全面覆盖的基层党组织体系。二是健全社会公益组织。积极扶持发展行业协会、公益慈善类组织、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和社区社会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提升社会组织的公信力和自主发展、自我管理能力。三是发挥基层组织作用。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情况、新特点,突出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规范化、制度化建设,发挥基层组织植根基层、贯通社会、联系群众、直接做群众工作的重要作用,不断提高基层组织服务群众、管理社会的质量和水平。第三,扩大基层民主推动自治管理。创新农村社会管理,扩大基层民主、推进自治管理是关键。一是扩大农村基层党内民主。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民主制度建设,突出党员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党组织在乡镇政权和村级组织中的特殊领导地位,提高乡村民主建设的发展水平。二是深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