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

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_第1页
1/9
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_第2页
2/9
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_第3页
3/9
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 文化部市场司 柳士发 一、演出市场的现状和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演出市场在经历了 2 0 世纪 8 0 年代的突飞猛进、急剧扩张阶段,以及接踵而来的国内演出徘徊不前甚至不断滑坡,港台与国外入境演出畸形发达、泡沫繁荣阶段以后,终于开始走向结构合理、稳步发展的道路。规范有序而又充满生机活力的演出市场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初步呈现出良好的整体发展态势。根据文化部 1 9 9 8年统计,到 1 9 9 7 年底,全国文化系统共有艺术表演团体 2 6 6 3 个,1 5万余人,全年国内演出4 1 .7 万场,观众 4 .6 亿人次。平均每团演出1 5 7 场。演出收入 4 亿元,经费自给率 3 7 .9 %。艺术表演场所 1 9 3 5座,座席数 1 7 0 .7 万个,全年艺术演出场次 6 万场,观众人次 3 9 1 4万,收入 8 5 6 7 万元。全年艺术表演团体共排上演剧目 4 3 5 8 个,其中新创作并首演的剧目 2 1 0 7 个。戏曲剧团新排上演2 7 2 1 个,话剧、儿童剧等新排上演1 5 1 个剧目。另据统计,演出经纪机构 4 0 0 余家,个体演员 3 万余人,民间剧团 3 0 0 0 多家,时装表演队 6 0 0 多个。由于部分统计指标统计范围仅仅包括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和剧场的正式演出,所以全国演出总场次和观众人次、演出收入应当比上述数字大得多。 从演出市场主体来看,初步形成了演出团体、演出公司与演出场所三类演出经济实体分工配合协作发展的主导格局;在横向上,除了国有演出单位以外,集体、个体、中外合作合资等多种所有制形式的演出实体不断产生发展,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共荣的局面。从演出体制来看,传统的计划演出体制正在向市场演出体制转变。国有演出单位逐步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由事业型、行政型向产业型、企业型转变,由福利型、供给型向经营型、效益型转变。 专业演出团体普遍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内部体制改革,并且取得成效,正在由单纯的演出生产单位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演出生产经营单位。国有演出公司多数实现了管理权与经营权的合理分离,经营能力迅速提高,涌现了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大型演出公司,并且已经自成网络,形成了演出市场的基础构架,成为演出流通环节的中坚力量。许多国有演出场所以演出为主业,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各类演出单位面向市场不断转变自身生产经营机制,适应市场不断提高自身生产经营能力的努力取得了初步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国内演出市场的发展、现状和改革方向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