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二调”和“三调”有何不同? 10 月16 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的通知》,决定自2018 年起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为什么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又与前两次全国土地调查有什么不同?下文将从多方面为您详细表述。 为什么要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呢? 2 0 0 9 年,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全面完成,建成了县、市、省、国家四级覆盖全国每一块土地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各级数据库中包括辖区范围内的每个地块的空间数据和面积、地类的相关属性数据,都实现了数据化留存。 不过,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实际上是在基础数据十分匮乏的情况下进行的,结果显示:截至 2 0 0 9 年底,全国耕地是 2 0 .3 1 亿亩,而到2 0 1 2 年,耕地数据是 2 0 .2 7 亿亩,这和过去传统掌握的数据比,从数据上看面积不一致,但实有耕地还是那么多,主要是由于调查标准、技术方法的制约使得数据不太准确,为了查清全国每一块土地的地类、面积、权属、分布 等 利 用 现状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正 式 启 动 。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又与前两次全国土地调查有什么不同? 预 算 据不完全统计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投 入 总 金 额 约为1 5 0 亿元 ,其 中地方投 入 约1 3 0 亿元 。有业 内人 士 称 ,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范围及 规 模 将超 前两次。对 于空间信 息 产 业 及 业 内企 业 来 说 ,无 疑 又是一次加 速 发展的机 遇 。 时间 二调:2 年 三调:1 年半 目的 二调: 全面查清土地利用状况,掌握真实的土地基础数据,建立和完善土地调查、统计和登记制度,实现土地调查信息的社会化服务,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及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三调: 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全面细化和完善全国土地利用基础数据,国家直接掌握翔实准确的全国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工作路径 相比于第一次、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或将有较大不同。 三调: “三调” 采取国家总体控制的工作路径,即国家制作并下发调查底图— — 地方细化举证— — 国家在线核实— — 国家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