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记号 项目序号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书 《课题设计论证》活页 课题名称: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研究 1.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2.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3.课题负责人近年来的前期相关研究成果,主要参考文献(两类限填20项)。限3000字以内。 1.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价值 围绕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有关方面问题,近年来许多学者做了不少研究,归纳起来主要包括:(1)政府行为尤其是地方政府行为、土地政策对失地农民的影响(龚益鸣,2003;翁永孟,2004;);(2)城镇化过程中存在的陷阱、误区及对失地农民利益的损害机理(温铁军,2003;张曙光,2004);(3)城镇化过程中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手段、抓手(费孝通,1998);(4)失地农民就业、社会保障的制度建构、合法权益保护(唐钧等,2004;陈信勇等,2003;殷勇,2004), 上述研究从不同侧面对城镇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问题有所述及,缺乏系统的论述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产生的制度背景、社会背景,制度缺陷以及由此造成的经 济和社会问题;对失地农民问题引发社会风险定性描述为主,缺乏对社会风险产生、聚集、爆发机理及控制的实证研究、前瞻性的对策研究。 拉美陷阱中失地农民问题、中国历史上的教训发人深思。城镇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与其他时空相比,中国当代现代化特点极为明显:社会结构转型与经济社会体制改革紧密联系在一起(陆学艺,1995),在此背景下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更加错综复杂。 失地农民,是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过程而出现的特殊群体。据估计,我国失地农民已经达到了 4000多万,而且这一数字还在以每年 250万到 300万的速度递增。失地农民已经悄悄成为一个加速形成的新弱势群体(赵锡斌等,2003),失地农民问题是事关社会稳定的大问题(温家宝,2002),社会犯罪群体中失地农民比例逐年增加,失地农民进一步边缘化极易加速聚集社会风险,诱发和放大社会危机。 2.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基本思路和方法 2.1主要内容和重点 2.1.1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现状及其本质探析。重点: 探索城镇化过程中政府行为偏好对失地农民社会经济行为的影响机制;了解随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镇化过程所引起失地农民问题的地区差异性;诊断引起失地农民问题的关键制度因子、社会因子、经济因子。 2.1.2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问题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