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全册教学反思第一单元1. 《我们爱整洁》教学反思:《我们爱整洁》这一课在教学设计时紧紧围绕教材,从学生了解整洁、分析整洁、保持整洁、辨析整洁几个方面入手,使学生逐步产生良好的自我认同感。从观察自我、帮助别人到懂得整洁的重要性,通过比较、体验、感受和表达,让学生鉴别出什么样子是整洁的表现,什么样子是文明的表现,反复强化整洁的重要性,使学生有一种要坚持不懈保持整洁的愿望,真正地做到健康、整洁的生活。绘本故事的讲解,形式生动活泼,学生在观察皮皮过程中,联系自己对照检查,不但找出了皮皮的问题,也发现了自身的不足。唤醒了学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学生爱整洁的热情,使学生于情景中,做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教育,提高了他们爱整洁的自觉性,从而达到了教学的目的。“小邋遢”歌曲的引用,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适合本课的教学内容,从动物到卡通人物,最后联系学生自己,一步步让学生感受到爱整洁是一个人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养成这样的卫生习惯,是自尊自爱的一种表现。进一步思考:1.学生通过教学,虽能认识到要爱整洁,但要想形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依靠课堂教学可是还远远不够,课下还要和家长多沟通,督促学生在校内校外都保持爱整洁的好习惯,需要让学生明白“爱整洁”不是一节课的事,要加强家校合一,促进学生爱整洁习惯的形成。2.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应从班里多找几名爱整洁的同学,号召向他们学习,带动所有同学,做爱整洁的小模范。3.在班级里应设立监督员,促进学生们改掉邋遢的毛病,使学生时时刻刻都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把爱整洁落实在生活的细节中。小学生由于自理能力较差和责任心不强,导致他们明知不干净也很难自觉整理。考虑到学生的特点,在教学设计中应强化榜样和督促的作用,使他们不断学习改进习惯。要扩大学生对整洁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让他们产生对整洁的仪表的欣赏,产生想做、愿做整洁干净的孩子的价值认同。教学的目的在于明理导行,只有当课堂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时,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养成爱整洁的良好习惯。2. 《我们有精神》教学反思:一年级学生的自控力较弱。在生活中,学生觉得没必要时刻都精神,那样会感觉很累。因此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两点,第一,有精神的生活和学习是健康的表现。第二,当自己看到别人不精神时的感受是什么,换位思考,当别人看到自己不精神的时候,又会有何感想。这样一来,学生就比较好理解有精神的意义和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