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建筑论文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寇杰(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教育部在2001 年提出实施“校校通”工程,经过十多年对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投资建设, 很多地区和学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形成一定的规模。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重要部分,硬件、网络基础设施以及应用软件都已经丰富,并在实际的教学中得到广泛应用。关键词 物联网;智慧校园; RFID;传感网校园物联网就是建立在传统校园信息化的基础上,以网络为依托,利用数字化手段借助物联网技术对校园环境、 资源、活动等各个方面和环节进行综合管理。利用这个平台,根据学校园区的布局,设计整体架构,在硬件、网络基础上运用丰富的软件信息管理系统, 高效便捷地实现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活动,提高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物联网其实就是“物和物之间连接的互联网”,这个概念是在1999 年提出的。物联网可分为三层:第一是设备层,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实现和物相关的信息识别和采集;第二是信号传输和获取层,包括现在的互联网、通信网、各种接入网和专用网, 目的是对采集来的信息进行传输和处理;第三是应用层, 即输入输出控制终端。其中传感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前两层,主要由无线射频识别(RFID)、传感网等技术构成, 而第三层则是以软件为主的数据应用及处理技术。国内外众多高校、科研院所先后开展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研究,为其进一步的发展以及最终的商业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国内在基础技术层面已经获得2 / 6 了重大突破, 但是基于物联网技术能够为用户提供哪些独特的服务,还需要我们探索。物联网示范应用的主要方向之一就是与校园管理活动融合,促进智慧校园的建设。智慧校园是通过利用物联网技术来改变师生与校园资源相互交互的方式,以便提高交互的明确性、 灵活性和响应速度, 从而实现智慧化服务和管理的校园模式。所谓智慧校园是把感应器装备到教室、宿舍、图书馆、实验室等各种现实物体中,把它们通过互联网相连,然后再接入互联网,实现教学、生活与校园资源和系统的结合。物联网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主要包括教学管理和校园生活两方面:1 教学管理:包括日常教学、智慧图书馆、实验室管理和考勤管理等1.1 日常教学利用物联网技术有利于建立全面和主动的教学管理体系,利用RFID 技术的支持,可以完善教学管理的组织系统、评价和考核系统, 从而保障教学质量并进行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