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产后出血 【护理常规】 产后 24 小时内阴道出血量达 500 毫升以上为产后出血,可因胎盘滞留或残留、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引起。 1、产妇平卧,吸氧,注意保暖。 2、严密观察心率、呼吸、血压及阴道出血等,及时补充血容量。 3、如发现脉搏细弱、血压下降、呼吸急促、面色苍白等现象,立即报告医生,根据医嘱及时给药。 4、子宫收缩乏力者,立即腹部按摩子宫,按摩必须待子宫收缩好转,出血控制后才能停止,及时建立静脉通路,静脉滴注缩宫素。 5、若子宫收缩良好仍有出血,应进一步检查软产道是否损伤,及时寻找出血原因,对症处理。 6、准备输液,配血、输血及急救物品,正确测量出血量。 7、血止后应在产房观察 2 小时,随时注意观察宫缩、阴道流血及全身一般情况,病情稳定后送产后病房,做好床边交接班,继续观察 24 小时出血量。 8、产后增加营养,酌情纠正贫血,遵医嘱给予抗感染药物。 【应急预案】 1、产后出血≥500m l,按摩子宫(宫缩乏力),通知医师,测血压、吸氧、保暖,开放静脉通路(静脉留置针),必要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 2、正确执行各项医嘱,备好各种抢救用品。 3、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聚血盘),观察产妇生命体征、神志及瞳孔变化,做好记录,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有效措施。 4、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抚工作。 5、做好交接班工作。 【工作流程】 按摩子宫(宫缩乏力),通知医师,测血压、吸氧,保暖,建立静脉通道(20 号静脉留置针) 正确执行各项医嘱 备好各种抢救用品 严密观察产妇宫缩、阴道流血量(聚血盆)、生命体征、神志 认真填写护理记录 做好交接班工作 产后出血≥500m l 第三节 子 痫 【护理常规】 妊高征患者血压≥21.3/14.6kPa(160/110m m Hg),蛋白尿≥5g/24h,出现头痛、眼花、恶心、呕吐等先兆抽搐症状称为先兆子痫。在上述严重征象的基础上进而有抽搐发生,或伴有昏迷,则称为子痫。 1、病室要求:病室拉上窗帘,保持病室光线暗淡,患者戴墨镜避光。床旁备子痫抢救盘,吸痰器。 2、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有假牙者取下假牙。 3、特级护理,禁食,防止坠床。 4、密切观察血压、呼吸、脉搏和尿量,正确记录 24 小时出入量。 5、正确记录子痫抽搐时间、次数、持续时间及状况。 6、子痫发作时防止舌咬伤或舌后垂堵塞气道。 7、严密观察产程进展和阴道流血情况,警惕有无胎盘早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