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生药学教学大纲(六年制药学专业本科用)一、课程概述本大纲根据六年制药学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它以培养学生了解和掌握现代生药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具备生药鉴定的初步工作能力和临床应用的初步知识为初级目标;以培养学生在生药学领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意识为高级目标。上生药学课之前需要学习过的前期课程包括《药用植物学》 、《天然药物化学》 、《分析化学》、《药理学》、《中医学基础》等,要求学生已具备药用植物的外部形态、组织构造及药用植物分类学的基本知识和化学成分分析的基本技能,并对药理知识和中医基本理论有初步了解。生药学理论课 36 学时,实验课 72 学时,共计 108 学时。理论课内容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部分概述生药学的研究对象、起源和发展,生药的化学成分及其生物合成途径,生药的鉴定、产销、加工贮藏、质量控制和利用等。各论部分介绍生药(植物、动物和矿物三类)的基源、原植物形态、采制、产地、药材性状、显微特征、化学成分、理化鉴定、药理作用和临床功效等内容以及其同名异物生药的情况,以植物类生药为重点。实验课包括药材或饮片的性状观察,生药的显微鉴定和显微化学反应,以及生药理化鉴定(定性与定量分析)三大部分,其中以生药的显微鉴定和显微化学反应为重点。参考教材:《生药学》(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药用植物学与生药学》(郑汉臣、蔡少青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四版)《生药学实验讲义( 2006 年修订本)》(北京大学药学院生药学研究室)《生药学》(郑俊华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三版)《生药学》(徐国钧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一版及第二版)《中草药性状和显微鉴定法》(楼之岑、李胜华主编,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二、正文部分(一)理论课内容 (含总复习 2 学时)1. 总论(14 学时)(1)生药的定义,生药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2)生药学的发展史、生药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3)生药的分类方法及生药的记载大纲。(4)生药的化学成分及有效成分,它们的分布、生物合成途径、存在部位、作用和重- 2 - 要性。其中各类有效成分为重点要求内容。(5)生药的资源、采收、加工、炮制及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生药贮藏的原则和方法。(6)生药的鉴定。此部分为重点掌握内容。主要内容为:生药鉴定的目的和意义;确定生药真实性、纯度和品质优良度的方法;各类生药宏观分析和微观分析的原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