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0 可编辑可修改1 石淋(泌尿系结石)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症候要点(一)气血瘀滞证:腰部或小腹突然发生绞痛,阵发性加剧,疼痛向外阴部放射,尿频,尿急,尿黄或赤,舌暗红或有瘀斑,脉弦或弦数。(二)湿热蕴结证:腰部或小腹持续疼痛,或尿流突然中断,尿频,尿急,尿痛,小便黄赤,或为血尿,口干欲饮,舌红,苔黄腻,脉弦数。(三)肾气不足证:结石日久,留滞不去,腰部胀痛,时发时止,遇劳加重,疲乏无力,尿少或频数不爽,或面部轻度浮肿,舌淡苔薄,脉细无力。二、常见症状 / 证候施护(一)疼痛 1、观察疼痛的持续时间、部位、程度、性质及伴随症状。 2、向患者解释疼痛与活动的关系,减少剧烈活动,鼓励患者多饮水,利于结石的排出。 3、教会患者非药物性缓解疼痛的方法,如分散注意力和放松方法。 4、遵医嘱给予解痉和止痛药物,病情较重者遵医嘱输液治疗。 5、肾绞痛发作时,可局部热敷肾区,缓解疼痛。 6、肾绞痛疼痛剧烈者,可遵医嘱艾灸止痛,常选用的穴位有:肾俞,三阴交,足三里等,有止痛,促排石的作用。 7、遵医嘱给予中药灌肠,选用生大黄等中药保留灌肠,可缓解结石疼痛。(二)血尿 1、发生血尿时,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观察患者血压、脉搏、神志变化,防止发生虚脱。 2、患者虚脱时,立即给予平卧位或头低位,迅速遵医嘱补液。v1.0 可编辑可修改2 3、向患者解释发生血尿的原因,安慰患者,消除紧张、忧郁情绪,鼓励患者多饮水,防止尿中盐类结晶的形成。 4、中药汤剂宜温服,服药后嘱患者做跳跃运动,利于结石的排出。 5、穴位按摩,点按中级、关元、大横、腹结穴约60~80 次,以酸胀为宜,用拇指指腹顺时针按摩肾俞穴,以酸胀为宜。(三)恶心、呕吐 1、观察患者呕吐的次数、量及呕吐物的性状,皮肤弹性,尿量,尿比重,血液浓缩程度,血清电解质及血气分析结果等。 2、饮食宜清淡,低盐,忌食辛辣、油腻、刺激之品,戒除咖啡、浓茶、烟酒等。 3、鼓励患者多饮水,适量运动,利于结石排出。 4、呕吐严重者,立即通知医师,遵医嘱给予解痉、止吐药物,必要时遵医嘱补液治疗。 5、患者恶心时可配合穴位按摩,如合谷、内关、足三里等。 6、可遵医嘱耳穴埋豆,常选用的穴位有:神门、胃、交感为主穴,肝、脾为配穴,留豆三天左右,每天按压耳豆2~3 次,每个穴位 2 分钟,以耳廓发红为宜。(四)膀胱刺激征 1、观察患者排尿反应,有无尿频、尿急、尿痛,有无砂石排出,有无排尿突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