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井防治水措施矿井防治水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以“预测预报、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和先治后采”为原则,主要采取“防、堵、疏、排、截”五项措施,加强“预测预报、科技攻关和治理整改”的三个防治水环节。一、矿井开拓、开采所采取的安全保证措施根据矿井煤层赋存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 矿井开拓开采主要采取以下安全保证措施:1、针对煤层浅部小窑老空区较多的特点,在地质部门所做工作的基础上,矿井生产单位必须采用先进的手段,查清老空区分布范围,留设安全煤柱。2、按《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留设防水煤柱。对于断层,特别是造成煤系地层与含水层对盘或接近的断层,留设足够的断层防水煤柱,禁止巷道进入防水煤柱。3、配备足够数量的探放水及注浆堵水设备。4、留设井田边界煤柱和采区隔离煤柱。5、对可疑断层及因采动影响而可能导水的断层留设断层防水煤柱。6、井下设排水泵房、水仓、水沟、排水管路等排水系统。并保证足够的排水能力。7、对巷道开拓及回采所可能遇到的断层提前进行探放水,查明断层的水文地质要素,据此经技术经济比较采取留设防水煤柱、注浆堵水、疏放等措施。8、对未封闭好的钻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重封、留设防水煤柱、探放钻孔水等措施。9、矿井开拓开采巷道均布置在不含水或弱含水的隔水层中。10、必要时对主要含水层建立地下水动态观察系统,进行地下水动态观测、水害预报,并制定相应的“探、防、堵、截、排”综合防治措施。11、对于井筒需要穿过的含水层, 施工中采取提前探放水或注浆赌水等措施;对于影响采掘的老空水采取探放的措施。12、对矿井采掘工程所影响到的各含水层、断层,必须作出水文地质评价,进行提前预报,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水措施。13、进行群孔抽水试验, 掌握各含水层之间、 断层与含水层之间的水力联系。14、巷道穿越断层时, 应采取有效支护和防治水措施,避免断层出水或滞后出水。二、防水煤(岩)柱留设(一)防水安全煤(岩)柱的种类本矿井水文地质条件中等,但井田内各含水层之间的垂直水力联系通道不清楚,含水层的裂隙发育情况以及含水层间的水力补给情况有待查明,含水层横向富水性及块段间的差异也不明,断层的含水性及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有待进一步查明,因此防水煤(岩)柱的留设尤为重要,设计的防水煤(岩)柱主要有以下几种:1、断层两侧防水煤(岩)柱。2、井田边界安全(防水)煤(岩)柱。3、采区边界防水煤(岩)柱。(二)防水煤(岩)柱留设原则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