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1-原砂砂粒2-粘结剂3-附加物4 微孔二 。 原砂作用1、 为砂型提供了必要的耐高温性能和热物理性能, 有助高温金属顺利充型, 以及使金属液在铸型中冷却、 凝固并得到所要求形状和性能的铸件。2、 原砂砂粒为砂型提供众多孔隙, 保证型、 芯具有一定透气性, 有利于浇注时气体的逸出。三 、 孔隙率的表征 测量方法? ① 排煤油、 酒精等润湿性液体法, 能测出 真实微孔容积。0°≦θ﹤90 ° ② 排水银等非润湿性液体则不准确。 90°≦θ≦180 °。四、 粘接剂流变性 粘接剂流变性 指在力的作用下粘接剂流动和变形的性质。度量物质流变性常见物理量为粘度。对型砂的影响 混砂所消耗的功率和时间, 主要取决于粘结剂的流变性, 具体关系有待进一步讨论总结。五、 铸型接触区概念 铸型与金属液直接相接触及受到其影响的部分, 可称为接触区, 其余铸型部分称为未接触区或一般区。一. 型砂紧实后的结构下载后可任意编辑铸件接触区概念 铸型影响下, 在铸件表面形成凝固组织的一层金属。铸型( 热) 接触区深度 δ 件=k’β k’为常数 β 为冷却能力系数六、 影响传热的因素1、 热的不平衡程度: 温度梯度铸件和铸型热物理性能: a,b 及辐射系数。2、 几何因数: 铸件、 铸型厚度。3、 不同的砂型具有不同的传热影响因数, 也就形成了不同的砂型温度场。七、 干、 湿砂型浇注时温度分布曲线1、 铸型中某一点的温度随时间延长温度先升高; 在浇注后的某一瞬间, 离界面距离越远, 温度越低。2、 浇注后铸型表面层的温度迅速地接近液体金属的温度, 而铸型其它部分仍处于相当低的温度。铸型表层的热作用比较剧烈, 必须予以足够重视。八、 湿砂型中不同水分的四个区( 如图 1-2-4) D 区—干砂区 M 区—水分饱和凝聚区 U 区—水分不饱和凝聚区 G 区—未受影响区九、 膨胀缺陷概念 由于硅砂膨胀形成的热应力而引起的铸造缺陷称为膨胀缺陷。 夹砂结疤、 鼠尾、 沟槽主要发生在湿型情况下, 毛刺主要发生在有机粘结剂砂型中膨胀夹砂 铸件表面有局部凸出的长条疤痕, 其边缘与铸件本体分离, 它下面夹有一薄层砂或涂料层。常出现在上型表面及下型的凸台面。冲蚀夹砂( 结疤) 由于金属液在铸型表面冲出了一块砂的地方或在沸腾的地方出现了一块凸出的疤。十 夹砂结疤防止(1) 造型材料方面: 正确选用和配制型砂是防止夹砂的主要措施。 (2) 铸造工艺方面: 避开大平面在水平位置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