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第一轮复习专题讲座第四讲:“扫 读” 与 对 读”——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奥秘的基本手段v 技法点拨现代文阅读,除上海高考卷之外,其余的语文高考卷,第二大题选用的文本,有时是自然科技论文,有时是社会科学论文,其题型为客观题,4 小题,12 分;第五大题选用的文本,主要是散文(有时也选用微型小说),其题型为三道主观题、一道客观题,4 小题,18 分。两大题共30 分,可见现代文阅读在高考中,占有何等重要的位置。为了迅速正确地破解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奥秘,学生应牢固掌握、熟练运用“扫读”与“对读”这两种基本的阅读手段。一、扫读1.何谓扫读所谓“扫读”,是指对设置试题的文本的“初读”,也可叫“粗读”,即对文本的“扫描”。 扫读时,应鸟瞰全篇,力求整体把握文本。因为整体把握文本后,就能自由地解答无论是从局部还是从整体设置的题目。 2.扫读的方法⑴ 跳读,划要“扫读”,一要快速,有时是“跳读”; 二要边读边“划要”,划要,就是在文本中划出能显示段落乃至全文要点的词句。“扫读”应注意把握关键的信息点:A.文章中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B.对重要概念和知识的解释阐述。 C.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和文章主旨的词句。 D.文中的概括句,包括全文的概括句,也包括一层或一段的中心句,以及其他一些集中表现了文章主要内容、主要思想的词语。 E.文中的过渡句。过渡显示文章的层次脉络,常常也是中心句。 F.文章的标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借助标题,就可以尽快把握文章主旨,提高阅读的速度和质量。在社科文与科技文中,那些表示先与后、因与果、现象与本质,可能与现实、现实与未来、条件与结果、部分与全体、肯定与否定、或然与必然等词句都属关键的信息。阅读时,要敏锐地捕捉及时地用笔划出,便于做题时迅速发现试题在这些方面设置的“陷阱”。在微型小说、记叙散文中,那些议论抒情的句子,很可能就是显示主题的所在,应予以特别的关注。下面以 1998 年全国高考题第五大题所选文本为例对“划要”进行说明报 秋宗 璞㈠似乎刚过完春节,什么都还来不及干呢,已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帐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得了! ㈡这花的生命力极强,随便种种,总会活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