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综述】作文是语文高考试卷的半壁江山,此说已为历年高考实践所证实。综合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信息,对于高考作文的考查,基本上是按照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两个层次来处理的。下面对考纲中的基础等级进行简要的介绍:一、深刻 “深刻”,主要是针对文章的思想而言的,是指文章立意深远,见解深刻,说理透彻。就议论性文章而言,是说理透彻,论点深刻;就记叙性文章而言,是形象生动,思想深刻。 《考试大纲》对“深刻”的要求包含三个方面:“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要做到深刻,必须要看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有一个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要经过分析、比较、综合、概括,找到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到矛盾的主次关系,也就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追求深刻,不是用大话、套话所能奏效的,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掌握科学的方法论,运用实践认识、内因外因、量变质变、发展变化、局部整体等基本的哲学原理去看世界、辨事理。二、丰富《考试大纲》对“丰富”的要求包含三个方面:材料丰富,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指文章的内容要具体、丰富。第二个方面是就写人叙事类文章而言,它而要我们能够熟练地掌握几种描写方法。写环境,绘声绘色,让人如临其境;写人物,个性鲜明,让人物钮柄如生地站在读者面前。第三个方面一般是就散文、诗歌等文学体裁而言,要创造深远的意境,“意”与“境”融合得很好。就需要我们有写景状物的本领,做到寓情于景,寓理于形。由此可见,这三个方面主要是对作文中描写有较高要求。三、有文采 “有文采”,是在语言通顺、规范、准确、简明、连贯、得体的一般要求的基础上提出的高一层次的语言标准。《考试大纲》对其要求包含了四个方面: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在具体的写作中,要尽可能用恰当精妙的、新鲜传神的、具有形象性的、极具表现力的词语,根据语言环境的特点和表达目的的需要,恰当地选用句式,善于选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和善于综合运用多种住辞手法来表情达意,让文采飞扬。另外在叙事、抒情类文章中,文句含蓄,意深旨远,亦是耐人寻味。四、有创新《考试大纲》对“有创新”的具体要求有五条: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有个性色彩。见解新颖,是就作者的主张、看法、认识而言的。“新颖”是指在独到、个性、深逮的基础之上的,与众不同又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