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花:很高兴有机会跟大家分享中国信通院在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方面研究的初步的成果。 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一是工业互联网的理解和最新的进展。二是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2 月1 号工业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4 月 7 号召开开工作组会议,想把情况跟大家分享。三是对工业大数据的认识。 首先分享对工业互联网的理解。美国先进制造,德国工业 4.0,中国制造 2025、智能制造、两化融合等,都是在推动工业互联网。 虽然各国的战略不太一样,但是核心都是推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结合了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推动装备升级以及工艺材料方面的升级。 在工业互联网的发展下,会产生很多新的业务和模式,我们总结成“四化”,智能化生产、网络化协同、个性化定制、服务化延伸。四化的内涵有很多,包括互联网内部和公众网上会有一些大的演进和变革,最终为了实现我们的节能减排目标。 首先对工业互联网内涵的理解。工业互联网是产业和应用的生态,是互联网新一代技术与工业系统的全方位深度融合形成的产业和应用的生态。 互联网是全球互联的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架构在现有的公众网络上,针对工业有增强和演进。所以信息基础设施是很重要的一环。在网络层面,除了大网还要考虑工厂内部网络信息化和信息控制系统的发展建设。 数据是很重要的一环。网络互联只是一个基础,但是不是目的,目的应该是数据基于各种网络链接能够流动起来,形成全方位各个层次的数据链条。在此基础上,通过建模分析产生各种智能化的应用。数据涉及到很多层面,包括底层数据传送。另外,不同的层次采集数据,包括工业数据的自执行,跨系统数据的共享、流动和建模分析。数据和工业互联网是非常紧密的关系。 目前工业互联网体系架构还在研究,希望在 5 月份的时候能够发布体系架构。这个体系架构包括了定义,怎么看待工业互联网。目前达成了一些共识,首先数据是非常重要的核心,它涉及很多环节,包括数据采集,在微观层面数据实时的集成处理,保证工业处理的实时性。往上有数据的建模分析,再结合各个层次,车间工厂企业层面利用数据实现运营生产的优化。另外还要考虑数据在大网上的闭环。工业互联网大的体系架构就是把数据作为核心的要素,跟物理的连接,包括应用采集层面。 另外是网络化安全,网络是基础,安全是很重要的保障。网络含了网络的互联,还有标识解析和应用支撑,IaaS、PaaS、SaaS 都有相关的支撑,还有系统的服务化。这是我们对整个工业互联网系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