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区域活动的指导要求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水平,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各种材料,创设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和活动伙伴,主动地进行操作、探索和交往的活动。 区域游戏是幼儿在游戏区(或称活动域、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 开展区域活动可以促进幼儿自主参与活动、自发地学习;增进幼儿、师生交流,培养幼儿交往能力;锻炼幼儿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幼儿好奇好问的能力;增强幼儿的表现力,促进幼儿社会性的良好发展。 区域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 不同的分区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的指导要求也是不同的,对此我做了如下分析: 一、角色游戏区指导要求 大班幼儿对于角色游戏的经验较丰富,反映的主题也较多样化,游戏的内容充实 、有新 意,角色较多,能体 现一定的社会性,且 独 立 游戏能力强,在游戏前 能自行设计游戏情节,通过彼此的商量、协调分配角色。因此,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指导的重点就应放在激发幼儿角色游戏的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幼儿在游戏中自己解决问题、矛盾的能力上。 在大班的角色游戏中,可以鼓励幼儿为开展游戏自己制作玩具。例如,为邮局制作信箱、邮筒、邮包、邮票、印章,为图书馆制作卡片、借书证,为照相馆制作相机、相片等。 二、积木区 (一)积木区的教育作用 1 .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 2 .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 3 .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 4 .幼儿之间能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 5 .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与人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积木区的指导要求 大班幼儿已经有一定的独立建造能力,事先能进行一定的设想和规划,并能通过分工、合作完成一件较为复杂的工程。 因此,对于大班,教师就可以引导幼儿玩大型积木建构游戏了。例如,几个幼儿在一起搭高楼,一个幼儿提议要在楼房旁边搭个花园,于是他和另外一名幼儿搭花园。老师走过去问:“你们在搭什么?”他们回答:“花园!”那几个在搭楼房的幼儿已搭好了楼房站在那儿看。老师就说:“你们搭好楼房了吗?”他们回答:“好了。”老师又说:“接下来你们要干些什么呢?”他们回答:“我们想搭个停车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