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早期阅读教育的认识与方法 一提到幼儿园的语言教学现在备受大家关注的特点话题,是早期阅读与识字,这既是一个热点话题,也是一个让许多幼儿园、老师、家长困惑的话题。 (一)幼儿园的困惑: 什么是早期阅读教育?早期阅读是否就是早期识字教育?幼儿不识字是否能够阅读?早期阅读“读什么”? (二)教师的困惑: 许多教师谈到我们现在开展语言教学活动,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识字上,孩子认了许多字,可连一篇短小的儿歌都不会读,是我的识字方法不正确,还是幼儿园阶段幼儿不应进行阅读,阅读应是小学阶段的任务,幼儿园进行阅读教育即浪费时间,又会导致孩子厌学情绪的产生。 还有的教师认为新纲要不允许幼儿死记硬背的识字和阅读,学前阶段更不能动笔书写汉字,我们的语言课到底要怎样教、都要教些什么? 有的教师这样认为,早期阅读要把幼儿的拼音教好,孩子练习拼音,那么读各种低幼刊物都轻松自然,不会的可以拼一拼,拼音是一个很好的拐棍。 (三)家长的困惑: 家长们的担忧和困惑:我的孩子为什么不爱看书?我应该给孩子准备哪些方面的读物?我的孩子上小学了,对写作文感到头疼,怎么办?孩子什么时候开始阅读好?我们的孩子都应该读些什么?怎样读? 那么针对以上的种种困惑,我接下来就和大家共同去探讨有关幼儿园的早期阅读教育的认识与方法。 (一)什么是早期阅读 是指婴幼儿凭借色彩、图像、成人的语言讲述以及相应的文字,来理解以图画为主的婴幼儿读物:对于年幼的儿童来说,一切跟书有关的行为,都可以算做阅读。甚至翻书、咬书都可以认为是阅读。 幼儿早期阅读与中小学正规阅读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是一种“读写萌发”,是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为了真实生活的目的而自然发生的学习活动,是正式读写的准备,如:幼儿认读感知“妈妈”一词时,她自然的会密切联系真实的生活,妈妈是她最喜欢的人,孩子为什么喜欢妈妈,并非只是血缘关系形成的,而是因为妈妈是孩子接触最早、最多、最经常、最愉快的刺激物,所以当你以口头语言出现“妈妈”或文字符号“妈妈”时,儿童会联系真实生活中所有与妈妈有密切联系的画面进而认知“妈妈”是代表那个为自己整天忙上忙下、照顾入微、付出了全部爱、幼儿最喜欢的那个人。所以当短文中出现“妈妈”一词时,孩子会十分亲切,十分激动,自豪的认读出“妈妈”。 相反如果孩子脱离了真实的生活情境,而是采用小学惯用的讲读式方法说妈妈就是生你、养你的女人,她是爸爸的妻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