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种子生产技术》教学大纲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三年制)课程编号:学时: 112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 56 学分: 6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性质、目的:《种子生产技术》是种子生产与经营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课,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育种工作的延续,是在植物生长与环境、种子学、作物遗传育种学、栽培学等学科理论的基础上,研究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习种子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高效、高产的种子生产原理和技术。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重点掌握主要作物、蔬菜、花卉等有关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各项技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使学生在毕业以后能在生产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使学生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需要。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1、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内容。2、理解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作物、常异花授粉作物、无性繁殖作物的种子生产技术; 3、理解蔬菜作物、花卉及其他种子生产技术;4、种子生产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在工作中熟练应用。三、课程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绪论1、教学内容种子生产的概念和意义;种子生产的内容和任务;种子生产的特点;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种子生产计划的制订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种子生产的概念、意义和任务、种子生产计划的制订;掌握种子生产的特点、种子生产应具备的条件。3、重点与难点重点:种子生产的重要性。难点:种子生产的重要性。第一章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1、教学内容植物的繁殖方式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纯系学说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遗传平衡定律与种子生产的关系,杂种优势利用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2、教学基本要求2 / 9 了解纯系学说及其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遗传平衡定律与种子生产的关系,掌握植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关系、掌握种子生产的基本理论与相应的理论与种子生产之间的关系。掌握杂种优势理论与杂交种种子生产。3、重点与难点重点:作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的关系。难点:作物繁殖方式与种子生产的关系。第二章种子生产基本方法与种子生产基地建设1、教学内容种子级别的分类;常规品种的种子生产;杂交品种的种子生产;无性系品种种子生产;加速种子生产;种子生产的基地建设2、教学基本要求了解种子级别的分类、加速种子生产的方法,种子生产的生态条件及基地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