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2010814凉山州基层统计基础工作调查分析统计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基础性工作,是整个国民经济健康运行的主要监测手段,是整个国民经济社会的主要信息渠道。基层单位的统计工作是整个宏观统计的源头,是整个统计工作的起点,要确保统计信息的质量,必须重视基层,夯实基层,使基层统计工作在整个国民经济运行中,逐步规范化、明细化、信息化,才能使整个国民经济保持协调、稳定、快速、健康发展。为此,按照省统计局关于加强统计基层工作1的要求,我们在十七个县市全面开展了统计基层基础“六有”建设的调查,根据此次调查结果,结合我州基层基础统计工作实际,对凉山基层统计工作作粗浅的探讨。一、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近几年来,我州不断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充分认识统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切实解决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存在的实际问题,使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1、基层统计机构不断健全。基层统计机构是取得准确可靠源头数据的重要保障。2009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通过的《统计法》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乡、镇人民政府设置统计工作岗位,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依法管理、开展统计工作,实施统计调查。”这为进一步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建设提供着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目前在全州6876个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中,已建立统计机构的有4290个,占62.4%,为进一步夯实统计基础,提高源头数据质量发挥了重要作。2全州基层单位“六有”基础建设情况82.8%51.3%61.5%60.7%79.3%62.4%0102030405060708090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台帐有资格有计算机2、基层工作规范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统计工作规范化是依法行政、依法统计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源头数据质量的重要保证。各县市将加强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作为工作的重要抓手,不断规范基层统计工作流程,进一步强化制度建设和内部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度,统计报表报送制度,数据采集、审核、质量评估制度,资料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各项工作制度,切实加强对基层基础建设工作的指导和考核,努力推动基层统计工作走上规范化轨道。全州6876个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中建立了各种统计制度的4171个,占单位总数的60.7%;建立了统计台帐的4231个,占单位总数的61.5%。3、基层工作条件逐步改善。近年来,我州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向党委政府领导汇报基层统计工作情况,加大与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力度,积极争取各方面对基层统计工作的关心、理解和支持,基层统计工作条件有所改善。于1999年底建成《凉山统计信息网》网站及局机关局域网,在省统计局统一规划下,以“专线连接”方式与省局网络链接。2001年底,采用“VPN”组网方式,完成17个县市统计局信息网络的构建,3实现了凉山各县市、州、省、国家四级统计信息网络链接,并并入国家统计信息系统主干网络运行,有力地推进了凉山统计信息网络化建设。逐步实现了由网络传输方式代替磁介质进行数据报送,网络化普查数据处理,统计数据库系统的建立、电子邮件系统、视频会议系统的开发应用,工业企业网络直报系统的应用,已成为统计部门间信息交换的主渠道,绝大部分乡镇能实现连接互联网。全州6876个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中有计算机的5693个,占总单位数的82.8%。4、基层统计力量进一步充实加强。据统计,目前全州6876个乡、镇、街道、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中,配备了统计人员的单位有5453个,占全部单位的79.3%。其中:配备了专职统计人员的单位384个,兼职统计人员的单位5069个;其中:全州17个县市的所有乡镇配备了统计人员621名,平均每个乡镇1名;企业、事业和行政单位配备了统计人员4823名。二、基层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虽然我州统计基层基础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依然存在诸多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客观存在的困难时时都影响着统计调查工作的开展,严重影响了统计调查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统计调查工作的及时性。1、统计基层基础工作经费不足4统计工作的正常开展,需要一定的工作经费作保障。据凉山州《四川乡镇网络建设信息表》资料显示,2009年,全州全部乡镇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