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 个体行为的基础第一部分:本章概要1.1 重点概念1. 知觉 (perception):是个体对从环境刺激进行选择、组织、理解、反思并赋予其意义的过程。2. 社会知觉 (social perception):个体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社会特征和社会现象)的知觉。3. 选择性知觉 (selective perception):人们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个性、定型的知觉及心理预期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而本能地忽略或歪曲那些使他们觉得不舒服或威胁到他们观点的信息。4. 晕轮效应 (halo effect):指人们在观察别人时,对这个人的某个方面、品质或特征有非常突出的知觉, 起到了一种类似于晕轮的作用,从而影响了对这个人其他特征的知觉,造成以点概面、以偏概全的后果。5. 归因 (attribution):我们如何确定自己以及他人行为的原因,可以分为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内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内的内部责任来源;外部归因是指在个体控制能力之外的外部责任来源。6. 情绪 (emotion):是一种心理和生理经历,它直接指向人或物,是对客体的反应。当你对某个人或某件事感到快乐或害怕时,你就是在表达你的情绪。也就是说, 情绪必须针对某一具体的客体产生。7。情绪智力(emotional intelligence,EI ):感受和表现情绪、促进情绪思考、理解和分析情绪以及调节个人和他人情绪的能力。8. 情绪失调( emotional dissonance):人被要求的情绪与真实情绪之间的冲突9. 态度 (attitudes):个体对特定事物的心理倾向——相对积极或消极,喜欢或不喜欢。10. 压力 (stress):当超出正常水平的心理和生理刺激出现时,个体对刺激的适应性反应。1.2 关键知识点1. 影响知觉的因素(1)知觉者的主观因素;包括兴趣和爱好、需要和动机、知识和经验、自我概念、认知结构等;(2)知觉对象的特征;包括对象的某些特征与知觉组织、知觉对象的外表特征如大小、颜色、形状等;(3)情境特征;情境或环境通过影响人的感受性而改变知觉效果。2. 常见的知觉偏差(1)选择性知觉与知觉防御:指人们选择那些与自己的个性、定型的知觉及心理预期相同或相似的东西,而本能地忽略或歪曲那些使他们觉得不舒服或威胁到他们观点的信息。(2)首因效应:指人们在对他人总体印象的形成过程中,最初获得的信息比后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3)近因效应:指在总体印象形成过程中,新近获得的信息,比原来获得的信息影响更大的现象。(4)刻板印象:指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