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库伦旗儿基会项目实施经验总结库伦旗正式列入中国_联合国儿基会项目县以来,在国家教育部,自治区教育厅及各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我旗项目活动有条不紊地深入开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将项目工作基本情况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专家和各位同仁指正。一、基本情况库伦旗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南部,拥有土地4716平方公里,辖10个苏木镇,189个嘎查村,总人口17.56万人口。全旗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12所(其中教学点120所,完全小学69所,初中16所,普通高中2所,职业高中1所、教师进修校1所,幼儿园3所),教职工2978名,在校学生25847名。二、加强领导,保证项目工作的顺利进行为总结经验,巩固成绩找出开展项目活动中存在问题,推进项目的下一步实施,项目县领导小组牵头,项目主任具体负责,项目领导小组每年深入到项目学校,通过听取汇报、实地察看,座谈等形式掌握和了解了项目学校在资源的利用,设备的管理、使用,培训效果以及存在问题等,为下一步项目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我旗远程教育项目的组织和管理、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进入正轨,积累了一些经验。如:我旗远程教育项目旗乡两级组织机构健全、规章制度健全,有一整套评估方案,而且每年进行评估检查。有力地推进了项目的实施。三、扩大培训规模,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库伦旗有10所儿基会项目学校,有45所教育部、李嘉诚基金会西部中小学项目学校。从两个项目启动至今,我旗有1名教师参加项目国家级培训,有80名教师参加了项目省级培训,有160名教师参加了市、县级培训。另外学校级培训,继续教育的信息技术培训,省市旗级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级各类教师培训当中接受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占总教职工人数的94%以上。通过培训取得主要成果有、第一,使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认识发生大的转变。他们逐步认识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建设,引进现代远程教育网络技术,接受优秀的教育资源为我们所用,从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贫困边缘地区教育事业发展的“低负高教”的最佳途径。第二、大部分专人教师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全旗有1/2的学校利用远程教育设备和教材有效地开展了教育教学活动,大部分教师掌握了一定的现代教育技术职能,并涌现出一批骨干教师。到目前为止有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能手,3名教师制作教学软件获得了区、市级一、二、三等奖:2名教师撰写的电教论文获自治区三等奖。2003年5月我旗10个项目学校的39名同学制作的电脑作品被推荐到内蒙古电教馆,代表内蒙古参加了中国—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远程教育项目小学生PowerPoint作品评选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水泉中心小学赵艳娟同学制作的“草原风情”获得一等奖;有三名同学的作品获二等奖;14名同学的作品获三等奖;7名同学的作品获优秀奖;库伦旗项目办获得了组织奖。2004年6月,我旗项目办在自治区电教馆的大力支持下,组织项目学校参加了优秀课评选活动。第三、我旗项目办一方面积极组织项目学校参加项目培训,同时跟从调查项目学校参加培训后的新理念、新思想、新的教学方法的宣传落实情况,从而为项目学校的教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巩固了项目培训的成果。四、加强资源应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儿基会项目提供的小学信息技术、语文、数学、科学多媒体教学包和内蒙古电教馆翻译制作的小学数学蒙语多媒体教学包,为项目学校特别是蒙语授课学校的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教材和资料。通过组织项目学校教师参加儿基会项目办组织的教学包培训,为每个项目学校的数学、语文、科学各培养了1名骨干教师,这些教师经过培训后,掌握了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方法,掌握了参与式教师培训方法,在学校教师校本培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每个项目学校都及时组织了校本培训,并按照教学包的教学方式和思路,有计划的开展教学改革实验,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在近期儿基会项目举办的小学语文、数学优秀课评选活动中,10所项目学校领导和教师都积极参加,选送了很多反映本校课改成果的优秀课,经过旗教研室和电教站组织评选,共推荐了10节课上报自治区电教馆,经自治区电教馆评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