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部梗塞灶部位的不同导致的不同症状表现第一小节脑前循环的神经解剖和功能脑前部血液循环即颈动脉系统,供应围包括眼部、大脑半球的额叶、颞叶、岛叶、顶叶皮质及白质及基底神经节等,约占脑部的 3/5,血液循环障碍后引起复杂多变的表现,因此我们首先叙述脑的解剖及功能。一、大脑皮质大脑皮质分 3 个面(即背外侧面、侧面和底面),下面复习脑前循环有关各叶病变的解剖。(一) 额叶在各个脑叶中,额叶的围最大,位于大脑的前部,包括由额极到中央沟,分为背外侧面、底面和侧面。背外侧面在中央沟以前外侧裂以上,有中央前沟及额上下沟,而分出中央前回及额上中下回。下面即额叶眶面,包括外侧裂起始处以前的部分,有嗅沟、直回和眶回。侧面在扣带回以上,中央沟延线以前的部分,有额侧回和旁中央小叶的前部。1.额叶底面也称额叶眶面,有嗅沟分为侧的直回和外侧的眶回。直回是嗅脑的一部分,眶回接受来自于尾状核和壳核及同侧额极的纤维。发出的纤维有至丘脑下部、丘脑背外侧核、丘脑下部后方核团、中脑和脑桥网状结构的纤维。额叶与扣带回也有纤维联系。功能与精神及智能有关,与共济有关。因与丘脑下部有广泛联系,因此与自主神经功能也有关系。额叶底面损害的症状:(1)精神智能障碍:主要表现为智能低下、幼稚、性格改变、近记忆减退或丧失,常有精神症状,如无动性缄默、情感障碍、极度兴奋和欣快、强哭强笑,有时表现为狂怒发作,如毛发竖立、血压上升、瞳孔散大及攻击行为。(2)癫痫发作:如幻嗅、自动症或幻觉状态,此表现也可见于扣带回的病变。(3)运动障碍:可表现为运动减少及额叶性共济失调。(4)颅神经损害症状:嗅觉障碍是额叶底部病变最常见的症状。2.额极位于额叶的最前部,与很多部位均有密切联系。传入纤维有来自额叶、颞叶后部、枕叶、丘脑背侧核的联合纤维,来自同侧额叶运动区、运动前区、额叶底部的短联合纤维,来自同侧额极的钩束,来自对侧额叶、顶叶、枕叶的通过胼胝体的纤维。传出纤维为至丘脑背侧核和背外侧核的纤维,至大脑各叶的联合纤维,经外囊至壳核和苍白球的纤维,经囊至红核、黑质、中脑被盖部和脑桥及小脑的纤维。其血液供应来自于大脑前动脉的额极动脉分布于额极前部和侧部,来自于大脑中动脉的眶额动脉分布于额极的外侧面和眶额部。额极的功能主要是调节人体的运动,额极为高级精神活动的中枢,与自主神经功能调节有重要关系。额极损害的症状:(1)精神症状:是最常见的症状。早期只有记忆力减退、生活懒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