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高考作文素材:青春除了诗与远方,还有家国天下青春除了诗与远方,还有家国天下——“五四”十大精神【导读:人生在世,不要因生命之数量过多及其容易消逝而轻视生命,不要因生命之时常变动而随波逐流,终至侮辱生命。】01. 青春陈独秀说:“青年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青春向阳,不负芳华,现在过的每一天,都是余生中最年轻的一天。梁启超说:“青年人是时代的希望,祖国崛起强大会伴随无数青年人的前仆后继以及那些青春激昂的希冀与梦想。”青春就是要见山见水,独善其身,兼济天下,除了诗与远方,还有家国天下。李大钊说:“人失其青春,则人无元气。”青春不在于年龄,而在于心境;青春永不会散场,不忘初心,方得始终!02. 启蒙鲁迅说:“中国虽发明火药,却只会用来放烟花炮竹;发明罗盘,也是用来看风水。”“五四”精神最主要的是启蒙,是以民主和科学为主题,对国民进行启蒙的新文化运动,遗憾的是未能最终完成。所以百岁高龄的马相伯,临终前痛心地说:“我只是一条狗,只会叫,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国人叫醒。”马相伯是复旦大学创始人,现代教育的先行者,另一个教育家蔡元培的恩师。03. 救世梁漱溟说:“世界文化的未来,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五四”时期,有各种“救国论”,如“实业救国”“教育救国”“科学救国”等等,还有“东方文化救世论”,代表人物有梁漱溟。1917 年 10 月,梁漱溟在湖南目睹军阀交战、民不聊生的惨景,心中悲悯,写成《吾曹不出如苍生何》,并自费印刷千册散发,后来他放弃北京大学教授的职位,到农村去做乡村建设,都体现了救世济民的精神。04. 包容蔡元培说:“大学之大,因其无所不包,各种言论思想均可自由,但亦不必出于互相诟骂。如各有主张,尽可各自鼓吹自己主张之长处,不必攻击或排斥他种主张。”蔡元培主办北京大学,以“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为教育方针,聘用留过洋的新派人物,也聘用精通传统学问的旧派名家。梁漱溟本是一个没有考上北大的中学毕业生,由于在《东方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引起了蔡元培的注意,认为是一家之言,就聘请梁漱溟到北大讲授印度哲学。05. 自由陈寅恪说:“惟此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历千万祀,与天壤而同久,共三光而永光。”历史学家陈寅恪,虽然没有文凭,却是学贯中西,号称是“读完了中国书的人”,又精通20 多种外语,被称为“教授中的教授”。陈寅恪在为王国维所写的碑文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