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维生素的营养维生素是一类动物代谢所必需而需要量极少的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体内一般不能合成,必须由饲粮提供,或者提供其先体物。反刍动物瘤胃的微生物能合成机体所需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K。维生素不是形成机体各种组织器官的原料,也不是能源物质。它们主要以辅酶和催化剂的形式广泛参与体内代谢的多种化学反应,从而保证机体组织器官的细胞结构和功能正常,以维持动物的健康和各种生产活动。维生素缺乏可引起机体代谢紊乱,产生一系列缺乏症,影响动物健康和生产性能, 严重时可导致动物死亡。 维生素的需要受其来源、 饲粮(料)结构与成分、饲料加工方式、贮藏时间、饲养方式(如集约化饲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为保证畜产品的质量和延长贮藏时间,增强机体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都倾向于增加某些维生素在饲粮中的添加量,有时可超过需要量十倍。对维生素所表现的营养作用的认识,往往先于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不少维生素的生物学功能目前还没有彻底搞清,而且也还没有一个满意的为大家所接受的维生素定义。目前已确定的维生素有 14 种,按其溶解性可分为脂溶性维生素和水溶性维生素两大类。本章主要介绍各种维生素的特性、生物效价 (Bioavailability)、生物学功能及主要的代谢过程;动物缺乏维生素的表现及典型症状;维生素的来源,影响维生素需要的因素以及动物对各种维生素的需要及其影响因素。第一节脂溶性维生素脂溶性维生素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 D、维生素 E和维生素 K。它们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可从食物及饲料的脂溶物中提取。在消化道内随脂肪一同被吸收,吸收的机制与脂肪相同,凡有利于脂肪吸收的条件,均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脂溶性维生素以被动的扩散方式穿过肌肉细胞膜的脂相,主要经胆囊从粪中排出。摄入过量的脂溶性维生素可引起中毒,代谢和生长产生障碍。脂溶性维生素的缺乏症一般与其功能相联系。除维生素K可由动物消化道微生物合成所需的量外,其它脂溶性维生素都必须由饲粮提供。一、维生素 A ( 一) 特性和效价维生素 A是含有β ─白芷酮环的不饱和一元醇。它有视黄醇、视黄醛和视黄酸三种衍生物,每种都有顺、反两种构型,其中以反式视黄醇效价最高。维生素A只存在于动物体中,植物中不含维生素A,而含有维生素A 原( 先体)─胡萝卜素。胡萝卜素也存在多种类似物,其中以β ─胡萝卜素活性最强,玉米黄素和叶黄素无维生素A活性,但可用作蛋黄,肉鸡皮肤及脚胫的着色。在动物肠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