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汇报阶段专题讲座刘儒杰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很高兴今天有机会来到这里和各位同行交流有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说到讲座,我有些担当不起,我只不过在这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先走了一步,先知先觉了一部分理论知识,在听课和指导学生实际操作中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共同进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诞生的一门新课程。它是一门综合性课程,本身具有综合性,它以融合的方式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四大指定要素, 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融合为一个整体。综合实践活动主题活动实施的过程课堂组织分为几种基本形式:主题确定阶段的组织形式, 活动策划阶段的组织形式, 总结交流阶段的组织形式等。 关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选题阶段如何确定主课题和子课题以及实施过程的一些策略和措施,前面两位老师已经做了详细的讲解。 下面我来谈谈总结阶段如何运做和综合实践活动对学生的影响。如有不当,我们再做交流。一、活动成果展示方式学生在经历了主题的确定和具体实施过程之后,接下来就要进行展示了,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总结交流。研究成果展示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可缺少的一环,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成果展示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成就感。集体汇报是一个信息交融的良好环境。汇报的同学从精心准备到展示,大大得到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心理满足感;而听取汇报的一方,又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获得了大量系统的信息。然而,这两方面的优势在一个活动中程度的深浅则主要取决于汇报方式和内容的选择,而这恰是一个难点。在学生们的展示排练中我发现他们普遍存在毫无选择地通读资料或连续性的展示图片的毛病,教师作为他们学习的参与者和协助者,应该参与他们的成果展示的排练中,根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意见, 例如展示成果的要求:内容要生动有趣、说明要简洁有力、形式要丰富多样,指导老师根据他们研究的内容协助他们修改展示方式。总结交流的方式很多,有静态的交流,如,墙报展示、实物展示等,也有动态的交流,如,答辩、讨论等,但更多的是综合性的交流活动。既有实物的呈现,又有方法的交流,还有情感体验的分享。这里主要介绍几种综合交流的课堂组织形式。1、辩式总结交流答辩式总结交流活动的基本方法是在学生进行活动交流时,请若干教师或专业人士当评委,由评委老师提出各种问题,由学生进行答辩。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