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科普关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讨论全网发布: 2011-06-23 19:58 发表者: 王树奎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缺血性视神经病变(ischemic optico-neuropathy )系指视神经的营养血管发生循环障碍的急性营养不良性疾病。一般以视网膜中央动脉在球后约9~11mm 进入视神经处为界,临床上分前段和后段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两型。var secCount=5; 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病因病理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多见于老年人,超过60 岁,国内发病年龄统计较国外为早,女较男多见,单眼或双眼先后发病。凡能使视盘供知不足的全身笥或眼病均可引起本病。全身病中如高血压 、动脉硬化、颞动脉炎、 颈动脉阻塞、 糖尿病 、白血病 及红细胞增多症等。眼压过低或过高使视盘小血管的灌注压与眼内压失去平衡亦可引起。由于血液中成分的改变和血液粘稠度增加,以致血循环变慢,携氧量减低,致使视盘缺氧。前部缺血性视神经病因如下:1.血管炎类巨细胞动脉炎、结节性多动脉炎、全身性红斑性狼疮,Buergers 病、过敏性血管炎、病毒后血管炎、接种免疫后、梅毒、放射性坏死。2.全身性血管病变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偏头痛、大动脉炎、颈动脉阻塞性病变3.血液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镰状细胞病、急性低血压(休克)、 G-6-P-D 缺乏症4.眼性白内障术后,低眼压、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临床表现一般视力下降不重,如颞动脉炎所致者则较重,甚至无光感。发病多突然。 早期视盘轻度肿胀呈淡红色,乃视盘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所致,更多见灰白色, 多局限于视盘某象限,和视野缺损相符。 双侧少见。 位于视盘周围可伴有少量神经纤维层出血点,在 1~2 周内自行消退,絮状渗出物亦可见。1~2 个月后发生视神经萎缩,可呈杯状如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继发于巨细胞动脉炎或动脉硬化等所引起,视网膜血管一般正常。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者可相应呈视网膜动脉硬化改变。如果双眼先后发病,即一眼视盘水肿后引起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另眼发生视盘水肿,呈全局性 F?ster-Kennedy 综合片,以免疫为颅内肿瘤所致。由于后睫状动脉分支供应视盘呈分区性,本病视野缺损常有一短的束状暗点与生理盲点相连接。这表示受损的视神经是从视盘开始,而一般视路上的病变其象限盲或偏盲是不与生理盲点相连,以上暗点可伸出现与一大片神缺损相边,多发生在视野鼻下方或下方,一般约占一“象限 ”,也可先后或同时发生在几个象限呈水平和垂直半盲,象限盲, 但其改变不以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