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联城镇低保扩面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意见 XX 县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思考 党校 2009 级行政管理专业王淑玲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是目前 XX 县区城市困难群众救助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城乡社会救助保障体系中居于基础性的地位,对改变贫困面貌、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我县民政工作按照“规范管理上水平”的总体要求,把建立和完善城市低保规范化管理作为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改善民计民生的民心工程来抓,不断完善工作制度,精心安排,规范操作,狠抓落实,使城市低保工作真正成为保障城市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安全网”,使城市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的保障。特别是去年以来,县民政局按照摸清底数,扩大范围,提高标准,加强管理,逐步实现“应保尽保”的工作思路,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城乡低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XX 县区城市低保工作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止目前,全县共审批城市低保对象 1620 户 3254 人,分四类保障:一类对象为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或抚养人的“三无”人员。二类对象为(1)严重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2)患艾滋病或其它重大疾病,住院费、医药费较大的人员;(3)父母均为失业人员家庭的中、小学在校学生;(4)单亲家庭中的未成年子女;三类对象为在职、失业下岗和具备再就业条件的人员。四类对象为待分配期间符合低保条件的普通高1 校毕业生和城镇退伍待安军人。人均月补差 138.5 元,临时生活补贴 58 元每人每月,月发放保障金 45.1 万元,临时生活补贴共 18.87 万元,全年共发放保障金及生活补贴 767.3 万元。城市低保制度的规范运行,有效保障了我县城市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结合调查情况分析,XX县区城市低保制度运行的主要做法是: (一)多层次管理,着力打造阳光低保。县乡两级分别成立了低保工作领导小组。2005 年在全市率先成立了科级建制的低保办公室,配备专职主任、副主任各 1 名,工作人员 2 名,13 个乡镇和街道办事处在成立民政办公室时,核定专干编制 18个,并通过公开招考的形式,配备了一批政治坚定、作风过硬、业务熟练的优秀工作人员。各乡镇(街道办)、居委会成立了低保民主评议小组,各社区都确定了联络员,全县上下形成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县政府先后制定出台了《XX 县区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