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08 级中医学五年制专业温病学复习资料 ceoiron 整理 1 温病学条文背诵 温热论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心主血属营,辨营卫气血虽与伤寒同,若论治法则与伤寒大异也。(1) 盖伤寒之邪留恋在表,然后化热入里,温邪则热变最速。未传心包,邪尚在肺,肺主气,其合皮毛,故云在表。在表初用辛凉轻剂。挟风则加入薄荷、牛蒡之属,挟湿加芦根、滑石之流。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不与热相搏,势必孤矣。(2) 若其邪始终在气分流连者,可冀其战汗透邪,法宜益胃,令邪与汗并,热达腠开,邪从汗出。解后胃气空虚,当肤冷一昼夜,待气还自温暖如常矣。盖战汗而解,邪退正虚,阳从汗泄,故渐肤冷,未必即成脱证。此 时 宜令病者,安 舒 静 卧 ,以 养 阳气来 复,旁 人 切 勿 惊 惶 ,频 频 呼 唤 ,扰 其元 神 ,使 其烦 躁 。但 诊其脉 ,若虚软 和 缓 ,虽倦 卧 不语 ,汗出肤冷,却 非 脱证; 若脉 急 疾 ,躁 扰 不卧 ,肤冷汗出,便 为 气脱之证矣。更 有 邪盛 正虚,不能 一战而解,停 一二日 再 战汗而愈 者,不可不知 。(6) 再 论气病有 不传血分,而邪留三 焦 ,亦 如伤寒中少 阳病也。彼 则和 解表里之半 ,此 则分消 上下之势,随 证变法,如近 时 杏 、朴 、苓 等 类 ,或如温胆 汤 之走 泄。因 其仍 在气分,犹 可望 其战汗之门 户 ,转 疟 之机括 。(7) 大凡 看 法,卫之后方 言 气,营之后方 言 血。在卫汗之可也,到 气才 可清 气,入营犹 可透热转 气, 如犀 角 、玄 参 、羚 羊 角 等 物 ,入血就 恐 耗 血动 血,直 须 凉血散 血,如生 地 、丹 皮、阿 胶 、赤 芍 等 物 。否 则前后不循 缓 急 之法,虑 其动 手 便 错 ,反 致 慌 张 矣。(8) 且 吾 吴 湿邪害 人 最广,如面 色 白 者,须 要 顾 其阳气,湿胜 则阳微 也,法应 清 凉,然到 十 分之六 七 ,即不可过 于寒凉,恐 成功 反 弃 ,何 以 故耶 ? 湿热一去 ,阳亦 衰 微 也; 面 色 苍 者,须 要 顾 其津 液 ,清 凉到 十 分之六 七 ,往 往 热减 身 寒者,不可就 云虚寒,而投 补 剂,恐 炉 烟 虽熄 ,灰 中有 火 也,须 细 察 精 详 ,方 少 少 与之,慎 不可直 率 而往 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