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舌头异常征象舌诊是祖国医学具有特色的诊断方法之一。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医学经典作( 黄帝内经 ), 则记载着十分丰富的舌诊内容。其中有关“舌”的论述有60 条, 明确指出舌头变化对疾病的诊断意义。《内经》的作者认为, 由于人体五脏腑直接或间接地与舌相联系, 因此从病理上说, 脏腑气血的病变亦可反映于舌而观察舌的病理变化, 反过来亦能诊察内脏的病变。中医诊病时 , 总要请病人舌头伸出来看一看, 然后结合其他情况决定诊断和治疗。俗话说 - >“观舌诊病 , 中医一绝。”有经验的中医看了病人的舌头后, 就能察知病症的关键。那么头上究竟能看出哪些奥秘呢?(1) 看舌苔舌苔是指舌面上一层薄垢, 好像阴暗潮湿的地上生的苔藓一样。祖国医学认为舌苔的形成是脾胃生发之气的显现。清代医学家章虚谷“舌苔由胃中生气所现, 而胃气由心脾发生, 故无病之人 , 常有薄苔 , 是胃中气 , 如地上之微草也。若不毛之地 , 则土无生气也。”清代另一位名医《察舌辨歌) 的作者吴坤安也说- >“舌之有苔 , 犹地之有苔。地之苔 , 湿气上泛而生;舌苔, 胃蒸脾湿上潮而生, 故曰苔。”正常人的苔色是薄白色的。这是因为舌粘膜中丝状乳头的末梢分化成“角化树”, 在“角化树”分枝的空隙中, 常填有脱落的角化上皮、唾液、细菌、霉菌、食物碎屑及渗出的白细胞等, 这些不透明的物质遮盖了舌毛细血管的红色, 而且角化上皮在湿润时可吸收水分而呈白色, 这样就形成了正常的薄白湿润的舌苔。《伤寒舌鉴》中说- >“邪气入里 , 其寒热虚实之机必现于舌⋯⋯唯验舌上苔色之滑、燥、厚、薄, 昭若水鉴 , 无可遁形。”可见古人认为从舌苔上察知寒热, 就像照镜于那样清楚。正常人的舌头 , 舌苔薄净而滋润有津。●根据舌苔颜色察病――舌苔过白-> 多属寒症 , 薄而滑的多为外感风寒, 厚白而滑者多为寒湿或寒痰。但临床上也有里证和热症而见白色舌苔。2 根据现代舌诊的研究, 认为白苔主要可出现于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 , 白苔除可见于正常无病的人以外, 多见于轻病 ,表证初起 , 以及疾病的恢复期。因为机里内在的病理改变不明显, 所以舌苔的变化也接近正常的薄白舌苔。各种疾病的恢复期, 尽管各种疾病在严重阶段可出现黄苔、黑苔或红降光剥舌等, 但随着疾病好转 , 脾胃生发之气恢复 , 舌苔仍可转为薄白色。一些仅有主诉症状而无器质性病变的疾患, 如神经衰弱、肠胃神经官能症等, 舌苔发白而薄腻。疾病早期或局部病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