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业 .专注. . word 完美格式. 苏轼的生平事迹研究A 苏轼生平事迹研究一、书 香 世 家苏轼,字子瞻 ,自号东坡居士 。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县 )人。生于北宋中期 ,仁宗景佑三年十二月十九日,卯时 (午前六时 ),出生于书香门第 ,其父苏洵是著名的文学家 ,他志在科举 ,但怀才不遇 。苏轼的父亲苏洵一辈子没做过什么特像样的官 ,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是北宋有数的大散文家 。苏洵对他这两个儿子要求是非常严格的,父亲苏洵的言传身教 ,使得苏轼既接受了正规而良好的文化艺术的熏陶,同时也赋予了他不拘礼教、开拓进去的卓然之气,与此同时 ,来自母亲程氏的教育也对苏轼的成长至关重要。苏轼道观私塾里度过童年 ,苏轼在天庆观的私塾里读了三年,由于苏轼从小天资聪颖 ,十岁时母亲教他后汉书 ,在母亲教导下进步非常快。年少轻狂苏东坡少年时读了一些书 ,因为聪慧 ,常得到师长赞扬 。颇为自负地在自己房前贴了一幅对联 :“识遍天下字 ,读尽人间书 。” 后一白发老妪持一深奥古书拜访苏轼 ,苏轼不识书中的字 ,老妪借此婉转批评了苏轼 ,于是苏轼把对联改为 “发愤识遍天下字 ,立志读尽人间书 ”,用以自勉 ,从此传为佳谈二、 应 试 及 第嘉祐元年 (1056 年), 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翌年 ,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 ,以一篇 《刑赏忠厚之至论 》获得主考官. 专业 .专注. . word 完美格式. 欧阳修的赏识 ,却因欧阳修误认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作,为了避嫌 ,使其只得第二 。嘉祐六年 (1061 年),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即通常所谓的 “三年京察 ”,入第三等,为“百年第一 ”,授大理评事 、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 ,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 (1069 年)服满还朝 ,仍授本职 。他入朝为官之时 ,正是北宋开始出现政治危机的时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危机 ,此时神宗即位 ,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 ,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宰相王安石政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 ,苏轼眼中所见 ,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三、出 任 凤 翔嘉佑六年十一月十九日 ,苏轼出任签书凤翔府判官事,离开父亲和弟弟 ,苏辙一路送到京都外城郑新门才与兄长道别。任职期间 ,闹过的水灾和旱灾 ,都得到很好的处理 。但疲乏的工作加上官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