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_第1页
1/9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_第2页
2/9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_第3页
3/9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一直以来,东方对西方有着超乎想象的吸引力,西方文学家都喜欢把东方作为描写的对象。东方是西方的精神启蒙,给西方提供了漫无边际的遐想空间。东方作为西方痴迷的“他者”,以道德健全,清明之世的完美形象存在,这正是西方不停追随这个遥远的东方“他者”的原因所在,想借此觅回逝去已久的智慧之源。西方哲学家和学者喜欢将东方“浪漫化”,将东方描述成欧洲人最向往的去处,在西方文学里不断构建东方的神秘形象。《马可· 波罗游记》中用这样一段文字来描述“富饶”的苏州:“苏州是一颇名贵之大城,居民是偶像教徒,使用纸币,臣属大汗,恃商工为活。产丝甚饶,以织金锦及其它绸绢。是为一富足之州,由是一切谷粮皆贱,境内有野味甚多,且有虎。有富裕之大商贾包办其所买卖商货之税额,君主获有收入甚巨”。作者马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叙述南京,使读者感觉东方不仅是个财富大国,而且君主通情达理,善待子民,从而使越来越多的西方冒险家和商人加入追寻东方乐园的队伍。一、英国文学中东方形象的形成与发展1、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受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文学艺术家们的开放意识逐渐形成,是异国情调融入文学审美范畴的起点。欧洲大陆对英国文艺复兴产生较大的影响,海外大发现的热潮使英国人的思想意识获得了解放,从而形成了乌托邦文学。乌托邦是臆想出来的完美世界,与异国情调有投合之处。乌托邦文学促进了英国文学异国情调传统的形成,是英国重视东方知识的开始,英国是通过航海纪事和一些广泛传播的旅行游记来认识东方的。最初荷兰和葡萄牙在开辟东方市场方面优先于英国,但东方仍旧对英伦三岛存在着无法阻挡的引诱力。16 到 18 世纪英国人的海外扩张意识迅速增强并走向了世界舞台的巅峰,同时也开阔了思想家和文学家们的眼界,越来越多的异域文化开始融入到英国文化中,是英国社会与东方紧密联系的征兆,使异国情调呈不可抗拒的局势存在于英国文学中。2、东方形象的初始16 世纪、 17 世纪英国文学中的东方异国情调所起的作用不大,只起到装饰衬托的作用,文学家所创造的东方形象只是为了使体裁和主题更加丰富。异国情调的形成时期主要是在英国海外扩张意识增强后,使文学家的眼界变得开阔,形成英国文学异国情调的重要时期。但这一时期英国对东方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体现在作品方面的东方异国情调还有一定的局限性。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中国情调”在英国文学的异国情...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英国文学的异国情调和东方形象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