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虾稻共作养殖模式

虾稻共作养殖模式_第1页
1/7
虾稻共作养殖模式_第2页
2/7
虾稻共作养殖模式_第3页
3/7
WORD 完美格式技术资料专业整理虾稻共作养殖模式调查研究一、模式起源2001 年,潜江市农民率先探索出小龙虾“虾稻连作”模式,即在稻田开挖简易围沟方式放养小龙虾,每亩田每年可收获“一稻一虾”。经过近十年的发展研究,针对只能收获一季虾, 并且养虾和种稻时间冲突, 到了插秧季节小龙虾生长规格不达标等问题,对该养殖模式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提出了“虾稻共生”的养殖模式。所谓虾稻共生是指利用稻田种一季中稻,全程养两季虾的种养结合的生态高效养殖模式。将稻沟由原来的1m 宽、0.8m 深小沟,改挖成 4m 宽、 1.5m 深大沟,这样一来,每年的8 月至 9 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或9 月至 10 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的4 月中旬至 5 月下旬收获成虾,同时补投幼虾,5 月底6 月初整田、插秧, 8、9 月收获亲虾或商品虾,如此循环轮替。这种模式有效提高了稻田的综合利用率,每亩田可多产 100 斤左右成虾, 还解决了秋季没虾吃的问题,保证了成虾的质量和规格。二、地域政策优势小龙虾养殖最大区域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湖北、江苏、安徽为主。湖北主要以稻虾连作模式为主,江苏以虾蟹混养、鱼虾混养等模式。三、虾稻共养模式优点1、提高了土地和水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小龙虾的产量、规格,又提高了稻米的品质。2、使用的是无公害农药,使用次数比常规稻田要少,生产的稻米是一种接近天然的生态稻。3、稻田养小龙虾需要开挖总面积17%的养殖沟,但是一年只种一季作物,冬季涵养水土保持了地力, 再通过选用优良水稻品种、 合理密植等方法, 保证了水稻的有效分蘖、 穗数和正常穴数, 83%的水稻产量远比同等面积水稻增产许多。4、水稻生长过程中产生的微生物及害虫为小龙虾提供了充足的饵料,小龙虾产生的排泄物又为水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物肥,形成了一种优势互补的生物链,使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实现生态增值。WORD 完美格式技术资料专业整理四、经济效益以今年潜江市虾稻共养收益为例: 平均一亩田地产200 多斤小龙虾, 按规格不同,虾贩出价 15— 30 多元 / 斤,每亩田地小龙虾收益能够达到3000— 6000 元/ 亩;每亩田能够平均产稻1200 斤,每斤售价 1.9 元/ 斤,每亩田水稻产值能达到 2280 元/ 亩。一年每亩田稻虾总产值能够达到5000— 8000 元/ 亩。五、产业发展升级1、小龙虾产业前景很好,目前产业正逐步走向正轨,繁育中心是推动小龙虾产业发展最根本的一种措施, 好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虾稻共作养殖模式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