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患者的护理及健康宣教概念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沿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的皮肤病,常伴有或遗留明显的神经痛。•水疱发病机制水痘-带状疱疹病毒血液→水痘/呈隐性感染→病毒潜伏于脊髓后根神经节或颅神经的感觉神经节内;机体受到某种刺激或抵抗力下降→潜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觉神经轴索下行→神经支配区域→水疱/神经痛•呼吸道临床表现典型表现1.前驱症状:发疹前部分病人可有轻度乏力、低热、纳差等症状,皮肤自觉灼热感或神经痛。2.皮损特点:潮红斑,丘疹,水疱,各簇水疱群间皮肤正常。皮损沿某一周围神经呈带状排列,多发生在身体一侧,不超过正中线。3.好发部位:三叉神经、颈神经、肋间神经和腰骶神经的支配区域内。•肋间神经•颈神经临床表现特殊表现1眼带状疱疹2耳带状疱疹3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护理诊断•疼痛•皮肤完整性受损•焦虑•知识缺乏•潜在并发症: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治疗治疗原则: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全身治疗局部治疗物理治疗治疗全身治疗:应用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药物,重者(疼痛剧烈、皮疹在头面部、老年患者)可应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和增强免疫力的药物。治疗局部治疗:干燥、消炎1水疱未破—外用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乳膏2破溃后—3%硼酸溶液湿敷,或0.1%黄连素溶液湿敷3合并眼部损害—外用阿昔洛韦眼膏、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物理治疗:可选用红外线治疗仪(频谱)照射,以缓解其疼痛,促进皮损干涸和结痂。湿敷将湿敷液倒入治疗碗内至1/3处,戴手套,折纱布6-8层浸没于湿敷液中,取出,双手稍用力将其拧至不滴水为宜,展开紧贴皮损部位放置,面积略超过皮损1-2厘米,每15-20分钟更换纱布一次,总湿敷时间1-2小时。注意事项:皮损范围大可分批做湿敷,面积不超过全身面积的1/3,胸部一般不做湿敷,面部、会阴的湿敷液与用具要分开使用。红外线治疗仪的使用接通电源,选择工作状态:调至弱档,每个部位照射30分钟,将仪器头部直接面对患处,照射距离10-20厘米,以患处感觉温和舒适为宜;涉及眼部照射时嘱患者闭眼或遮挡眼部,照射完毕,关闭电源开关,拔下电源插头。注意事项:告知患者照射期间不得私自调节仪器,防止灼伤、烫伤、电击、砸伤等不良事件发生。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定义:带状疱疹在发疹前、发疹时以及皮损痊愈后均可伴有神经痛,称为带状疱疹相关性疼痛。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为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疼痛护理•1、穿宽松棉质衣物,防止衣服过小、过紧磨擦患处增加疼痛。•2、评估疼痛的程度。•3、分散注意力,心理支持及家人陪伴。•4、协助病人采用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5、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皮肤护理•多休息,适当运动。.•水疱期对破溃的水疱尽量保持其完整性,水疱过大时,可用无菌注射器抽取液体,切勿弄破水疱,避免感染。•外用炉甘石洗剂或阿昔洛韦软膏,达到止痒、收敛、消炎目的。•水疱破溃有渗液者,通过湿敷减少创面渗出,预防细菌感染。心理护理•中医认为此病因情志不遂,肝郁气滞、郁而化火,经感毒邪而发病。因此本病的发展与患者的情志密切相关。患者常因疼痛难忍与对疾病知识的缺乏,而性情急躁,护理人员应该及时进行情绪梳理。•1、我们要充分理解患者,多与患者沟通,做好疏导工作,使其心情调和。•2、给患者讲解的相关知识,使其树立信心,配合治疗。•3、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亲朋好友给予情感支持。•4、鼓励病友间相互交流治疗体会,提高认知,增强治疗信心。•出院指导•注意休息•适当体育锻炼,增强免疫力•遵医嘱按时用药•发现病情变化,及时就诊及复查健康教育◆疾病相关知识◆饮食指导◆安全防护:生活指导用药指导运动指导•病毒感染•常见诱因•系统药物治疗:阿昔洛韦•愈后较持久免疫力•疾病相关知识•创伤、疲劳、恶性肿瘤、病后虚弱、使用免疫抑制剂等饮食指导•1.指导患者健康、合理饮食。宜清淡、易消化的高维生素、高蛋白、高热量、富纤维素、低脂饮食。如:瘦肉、鸡蛋、黑木耳、大豆、玉米等。•饮食指导•2.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如:火龙果、香蕉、梨、苹果、橘子•3.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