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一章 绪论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理解旅游审美的发展历程,掌握提高审美能力的主要途径。 第一节 旅游美学的研究对象 美的界定 关于美的定义的三种流派: 1 、客观派:认为美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而客观存在的,美是事物的一种客观属性,美与和谐、对称、色彩、比例等客观形式因素有联系; 2 、主观派:这种理论偏重于审美意识、审美情感和审美心理,认为美在于心而不在于物,是人的审美情感和心理活动的结果,是一种审美判断的结果,具有相对性和易变性,依赖于审美者的愉快经验和个人素质,是随着审美主题和时代审美趣味而变化; 3 、关系论派:这种理论从审美主体与客体关系的角度进行分析,认为美不在于客观对象,也不在于主观意识,而在于两者结合或统一的关系中,美是客体作为一种美的“潜能”与主体审美知觉相结合的结果。 西方人眼中的美 侠义之美:凡经由感官而能引起感觉和精神的快感者。 广义之美:则不限于此,还包含崇高、悲壮、滑稽等其他各种美的范畴,这种美不仅提供形式上的快意,还包括美感对象的內在性质。 中国人眼中的美 一是指感官的快适。用于生理需要满足时的感叹和对满足生理需要的对象的肯定性评价,如对食物、酒称之为“美食”、“美酒”,这里的美是“好”的意思。 二是用于伦理评价,是对人的行为、思想、言论符合规范的一种赞同,这里的美是“善”的意思,体现了我国文化中“美与善同意”的传统观念。 美的种类 自然美:自然美指大自然中的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中存在的美。 社会美:社会美指存在于社会活动中的美。 艺术美:艺术美是艺术家按照一定的审美理想、审美观念和审美情趣,对现实生活中的自然事物和社会事物进行艺术创造,把审美意象物化出来而形成的美。 2 3 4 一、 旅游美学的概念 旅游审美集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于一体。旅游美学是以美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研究旅游审美对象的美学特征,旅游者的审美心理,旅游者与旅游观赏对象的审美关系,以及旅游审美方法和技巧的一门学科。旅游美学是美学与旅游学等科学的交叉学科,它也是一门边缘学科。 案例:对于一棵松树的三种态度 有三个人到公园里一同看到一棵古松。这三个人中一个是木商,一个是植物学家,一个是画家。他们同时“知觉”到了这颗松树,但每个人在知觉中都脱离不了他们的习性。在木商的眼里,古松只是一棵做某事用值几个钱的木料;在植物学家的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