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则 近年来国内大量引进旋挖钻机进行桩基施工,该类设备性能先进、成孔效率高,但在施工过程中同其他类型钻机一样不可避免的会发生各式各样的孔内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则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将事故情况和处理方案总结以下 : 一 :掉钻 旋挖钻进过程中,当钻进较深桩基会使用最后一节钻杆,有时会出现钻杆断掉现象但几率很小,导致余下的钻杆和钻斗遗留在空内,其中包括钻杆质量原因,或地质强度原因,以及操作原因 图表 1 为带杆掉钻斗 处理方法: 1 潜水:如果桩径够大,甲方允许情况下,处理沉渣后可下潜水员挂上钢丝绳,通过此方法可以打捞,但费用较高 2 下套:用钢筋制作一个圆形骨架,然后使用细小的棉绳固定钢丝绳套,使用绳子在骨架上固定三点保持下放平衡,然后把骨架和钢丝绳一起顺下孔内 3 检测:在下套之前首先要确定钻杆断处所在孔内的深度,然后通过测绳来检测遗留在孔内的钻杆倾斜程度,确定钻杆断处是否贴在孔壁,以及孔内沉渣情况,上述各种因素必须都加以确定,否则导致骨架和绳套难以下到预定位置,即使套住钻杆因为沉渣原因也无法起拔 4 操作控制:如果确定钻杆贴在孔壁,用修复或新钻杆安装上钻斗,下放到断开处拨动钻杆,让断开钻杆与孔壁离开间距,然后就可下套。下套时至少需要 7 个人,三个人拉住下放骨架的三根绳子,下放速度要平均保持平衡,另外三个人随骨架下放钢丝绳,速度与骨架基本保持一致,一个人下放骨架测绳,另一个人下放钢丝绳测绳,目的是让骨架和钢丝绳下放速度保持一致,下放到预定深度,然后用力拉钢丝绳,使绳套脱离骨架套住钻杆。此方法存在运气和偶然性,因此需要多次操作才能增大套住几 二:卡钻 使用双底捞沙或入岩钻斗时,斗底打开后卡死在孔壁,钻杆无法回转,主卷不能上提,钻杆无法下放的状态既是卡钻。卡钻与地质、钻斗和操作都有关系,因此几率较小。一旦发生却令很多机手难以费解,造成巨大损失。 1:卡钻原因 ○1 钻斗:钻斗磨损过度,没有及时保养维护,造成间隙过大,弹簧力度不足,挂钩不牢靠,钻进震动强烈的地质,都能导致斗底打开 ○2 地质:发生卡钻都是在孔壁较硬的地质,因为孔壁坚硬不容易被扩孔和压缩。比如:密实的沙层,沙砾、泥岩、砂岩、风化岩,特别是振动大的卵石层,斗底打开都有卡钻的概率。 ○3 机手:操作经验少,对地质了解少,工作没责任心,不爱惜钻斗,挂钩没有完全回位而下钻,提升时不能第一时间感知负载变化,得知负载重后硬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