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口腔颌面部囊肿第二节口腔颌面部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一)皮脂腺囊肿[发生]由皮脂腺排泄管阻塞而形成的潴留性囊肿。[性状]囊内为白色凝乳状皮脂样分泌物。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临床表现]常见于面部,囊肿位于皮内,并向皮肤表面膨出。囊壁与皮肤紧密粘连,中央可有一小色素点。临床上可以根据这个主要特征与表皮样囊肿作鉴别。皮脂腺囊肿发生缓慢,呈圆形,与周围组织界限明显,质地软,无压痛,可以活动。一般无自觉症状,如继发感染时可有疼痛、化脓。此类囊肿可能发生恶变——皮脂腺癌.[治疗]在局麻下手术切除。囊肿并发感染的处理。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发生]为胚胎发育时期遗留于组织中的上皮细胞发展而形成囊肿;后者也可以由于损伤、手术使上皮细胞植入而形成。[性状]囊腔内有脱落的上皮细胞、皮脂腺和毛发等结构,中医称为“发瘤”。囊壁中无皮肤附件者,则为表皮样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皮样或表皮样囊肿多见于儿童及青年。皮样囊肿好发于口底、颏下,表皮样囊肿好发于眼睑、额、鼻、眶外侧、耳下等部位。生长缓慢,呈圆形。皮样囊肿常位于黏膜或皮下较深的部位或口底诸肌之间。囊膜表面的黏膜或皮肤光滑,囊肿与周围组织、皮肤或黏膜均无粘连,触诊时囊肿坚韧而有弹性,似面团样。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一般无自觉症状,但位于口底正中,下颌舌骨肌、颏舌骨肌或颏舌肌以上的囊肿,则多向口内发展;囊肿体积增大时可以将舌推向后上方,使舌体抬高,影响语言,甚至发生吞咽和呼吸功能障碍;位于下颌舌骨肌或颏舌骨肌以下者,则主要向颏部发展。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二)皮样或表皮样囊肿[临床表现]皮样囊肿的诊断除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外,穿刺检查可抽出乳白色豆渣样分泌物,有时大体标本可见毛发。在镜下可见有脱落的上皮细胞、毛囊和皮脂腺等结构。[治疗]手术摘除。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由残存上皮分秘物聚积可形成先天性甲状舌管囊肿。若甲状腺下移过程发生障碍,则可异位于此下降路线上的任何一点。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甲状舌管囊肿多见于1-10岁的儿童,亦可见于成年人。囊肿可发生于颈正中线,自舌盲孔至脑骨切迹间的任何部位,但以舌骨上下部为最常见。囊肿生长缓慢,呈圆形,临床上常见者多如胡桃大,位于颈正中部位,有时微偏一侧。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质软,周界清楚,与表面皮肤及周围组织无粘连。位于舌骨以下的囊肿,舌骨体与囊肿之间可能扪得坚韧的索条与舌骨体粘连,故可随吞咽及伸舌等动作而移动。病员多无自觉症状。囊肿可以经过舌盲孔与口腔相通而继发感染。囊肿感染自行破溃,或误诊为脓肿行切开引流,则形成甲状舌管瘘.亦可见出生后即存在的原发瘘。甲状舌管瘘如长期不治,还可以发生癌变。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三)甲状舌管囊肿[临床表现]甲状舌管囊肿的诊断可根据其部位和随吞咽移动等而作出。甲状舌管囊肿应与舌异位甲状腺鉴别。舌异位甲状腺可简称舌甲状腺。舌甲状腺常位于舌根部或舌盲孔的咽部,呈瘤状突起,表面紫蓝色,质地柔软,周围界限清楚。用核素扫描时,可见异位甲状腺部位有核素浓聚。[治疗]应手术切除.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四)鳃裂囊肿[临床表现]鳞裂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常见于20-50岁;来自第一鳃裂者,年龄则常更小些。鳃裂囊肿位于面颈部侧方,颌角以上及腮腺区者常为第一鳃裂来源;发生于约相当肩胛舌骨肌水平以上者为中份,多为第二鳃裂来源;发生于颈根区者多为第三、第四鳃裂来源,其中来自第三鳃裂者,因第三咽囊在胚胎时形成胸腺咽管,故亦称胸腺咽管囊肿。临床上最多见的是第二鳃裂来源的鳃裂囊肿;其次为第一鳃裂来源;第三、四鳃裂来源比较少见。一、软组织囊肿一、软组织囊肿(四)鳃裂囊肿[临床表现]肿块大小不定,生长缓慢,病员无自觉症状,如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后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