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1何为脑卒中?脑卒中(Stroke):是“脑中风”“脑血栓”的学名,是一种突然起病的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又叫脑血管意外。是指在脑血管疾病的病人,因各种诱发因素引起脑内动脉狭窄,闭塞或破裂,而造成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临床上表现为一次性或永久性脑功能障碍的症状和体征.脑卒中: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2中国是卒中高发国家•发病率高:每年新发卒中病例约250万例,平均每12秒钟就有一人发生卒中。•死亡率高:我国人口死亡原因第一位,平均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致残率高:存活者中约3/4丧失劳动能力,每年医疗支出约120亿元人民币。•复发率高:卒中后5年间的累积复发率约为25%。3脑卒中的预防:是当务之急一级预防:指疾病发生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行为,积极主动的控制各种治病的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生的目的。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有脑卒中症状或已发生卒中的患者而言,这些人需要预防再次发生脑卒中。4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因果关系的因素称为危险因素,其可以是一种疾病,也可以是一种生活方式。•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分为可干预危险因素和不可干预危险因素。5一、不可干预危险因素•(1)年龄: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55岁以后每增加10岁,脑血管病发病率就增加1倍以上。•(2)性别:男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比女性高,且男性脑血管病的病死率也比女性高。•(3)遗传:家族中有脑血管病的子女发生脑血管病的可能性明显升高。•(4)种族:黑人脑血管病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白种人。中国人和日本人的脑血管病发病率也明显高。6二、可干预危险因素•(1)高血压:系公认的脑血管病最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卒中风险就越大。高血压病人群的脑卒中危险性是正常人群的3~6倍。•(2)糖尿病:糖尿病也是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危险性是普通人群的2~3倍。较普通人群发生脑梗死提早10-20年。•(3)高脂血病:系脑血管病的重要危险因素。•(4)心脏病:各种心脏病,如心房纤颤.急性心肌梗死等均可引起脑血管病。7可干预危险因素•(5)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既是一种脑血管病,也是一种危险因素。30%脑梗死患者在发病前曾有过TIA的病史,33%的TIA患者迟早要发展或再发生完全性卒中。•(6)颈动脉狭窄:系脑血管病潜在性危险因素。多由脑动脉硬化引起。当狭窄程度加重或发生血流动力学改变时,可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7)脑血管疾病史:曾患过脑血管疾病者的复发率明显升高。8可干预危险因素•(8)吸烟:吸烟是最容易预防的危险因素。吸烟可导致脑血管疾病的危险性与吸烟的量成正比,吸烟人群的脑卒中危险性是不吸烟人群的6倍。•(9)酗酒:也是容易预防的危险因素。长期大量饮酒可引起脑动脉硬化或颈动脉粥样硬化,最终可导致脑血管病。(10)肥胖:肥胖也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同样也是发病率比正常人群明显增高的重要因素之一。9脑血管病的一级预防•1.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国内有研究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危险因素后,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增5mmHg,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46%。10建议:•1.人人主动关心自己的血压;建议≥35岁者每年测量血压1次,高血压患者应经常测量血压,以调整服药剂量。•2.对于早期或轻症患者首先采用改变生活方式治疗,(限盐5克/日,降低膳食中的脂肪含量,减轻体重,适当的体育运动,保持乐观的心态等),3个月效果仍不佳者应加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3.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除应改进饮食习惯和不良生活方式外,应进行持续、合理的药物治疗。11•五大类:•1.利尿药:如寿比山,导致低血钾,周身乏力。•2.β受体阻滞剂:适用于心率偏快的高血压患者。慢支、心力衰竭等患者慎用。•3.钙通道阻断剂:禁忌症较少,广泛选择。•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刺激性干咳。•5.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12血压目标值•降压目标•一般成人<140/90mmHg伴糖尿病<130/85mmHg伴肾脏病<125/75mmHg降压原则不要过急过快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