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案例分析培训(铸造、机械加工)江苏君信新华安全科技有限公司2017.11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有害因素产生的原因划分为两个方面。(1)存在危险有害本身具有的物质、能量;(2)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危险有害物质、能量失去控制的主要体现,人机环境和管理的缺陷:①人的不安全行为(13大类);②物的不安全状态(4大类);③管理缺陷(6类)。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61-2009),将生产过程中的危险和有害因素分为4大类。1.人的因素(1)心理、生理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括负荷超限指易引起疲劳、劳损、伤害等的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指伤、病期;从事禁忌作业;心理异常;辨识功能缺陷;其他心理、生理性危险(2)行为性危险、有害因素。包指挥错误;操作错误;监护失误;其他错误;其他行为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2.物的因素(1)物理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能够造成灼伤的高温物体;能够造成冻伤的低温物体;粉尘与气溶胶;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其它物理危险有害因素(2)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其他化学性危险和有害因素(3)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包括致病微生物;传杂病媒介物;致害动物;致害植物;其他生物性危险和有害因素一、危险有害因素辨识按导致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行分类3.环境因素(1)室内作业场所环境不良;(2)室外作业场所环境不良(3)地下(含水下)作业环境不良;(4)其他作业环境不良如:基础下沉、安全过道缺陷、采光照明不良、有害光照、缺氧、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不良、给/排水不良、涌水、强迫体位、气温过高、气温过低、气压过高、气压过低、高温高湿、自然灾害、其他作业环境不良等4.管理因素(1)职业安全卫生组织机构不健全;(2)职业安全卫生责任未落实(3)职业安全卫生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4)职业安全投入不足(5)职业健康管理不完善;(6)其他管理因素缺陷在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时,应遵守如下原则:•1)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当劳动安全技术措施(简称安全技术措施)与经济效益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安全技术措施上的要求,并应按下列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1)直接安全技术措施生产设备本身应具有本质安全性能,不出现任何事故和危害。(2)间接安全技术措施若不能或不完全能实现直接安全技术措施时,必须为生产设备设计出一种或多种安全防护装置(不得留给用户去承担),最大限度地预防、控制事故或危害的发生。二、安全技术风险控制在制定安全对策措施时,应遵守如下原则:•(3)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间接安全技术措施也无法实现或实施时,须采用检测报警装置、警示标志等措施,警告、提醒作业人员注意,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或紧急撤离危险场所。•(4)若间接、指示性安全技术措施仍然不能避免事故、危害发生,则应采用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教育、培训和个体防护用品等措施来预防、减弱系统的危险、危害程度。二、安全技术风险控制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1)消除。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科学的管理,尽可能从根本上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如采用无害化工艺技术,生产中以无害物质代替有害物质、实现自动化作业、遥控技术等。(2)预防。当消除危险、有害因素有困难时,可采取预防性技术措施,预防危险、危害的发生;如使用安全阀、安全屏护、漏电保护装置、安全电压、熔断器、防爆膜、事故排放装置等。(3)减弱。在无法消除危险、有害因素和难以预防的情况下,可采取减少危险、危害的措施;如局部通风排毒装置、生产中以低毒性物质代替高毒性物质、降温措施、避雷装置、消除静电装置、减振装置、消声装置等。二、安全技术风险控制根据安全技术措施等级顺序的要求应遵循的具体原则(4)隔离。在无法消除、预防、减弱的情况下,应将人员与危险、有害因素隔开和将不能共存的物质分开;如遥控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