肋骨骨折湖北省黄冈卫生学校临床组李艳生《骨伤科学》教学目的与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的:•掌握肋骨骨折的诊断•掌握肋骨骨折治疗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定义,血气胸的鉴别诊断;•难点:鉴别诊断。解剖特点•肋骨共有12对,左右对称,连接胸椎和胸骨而组成胸廓,对胸部脏器起着保护作用。•第1~3肋骨较短,且有锁骨、肩胛骨的保护,较少发生骨折;第4~7肋骨较长且固定,最易发生骨折;第8、9肋骨虽长,但借第七肋骨间接与胸骨相连而构成肋弓,弹性较大,不易折断;第11、12肋前缘游离,也称“浮肋”,较易避免暴力作用,不易骨折。解剖特点解剖特点•肋骨的骨结构特点是:切面观呈扁平状,中间有一层松质骨,周围是极薄的密质骨。•肋骨头与胸椎构成关节;肋骨结节与胸椎横突形成关节;肋骨头与结节之间的狭窄部位称“肋骨颈”。•肋骨前连软骨,后有关节,肋骨本身富有弹性,有缓冲外力的作用。第1至第3肋短小,又有肩胛骨、锁骨及上臂保护,一般不易受伤,而浮肋弹性更大,不易骨折。因此,骨折常发生于4~7肋。病因病理•肋骨骨折多见于成年人,可发生一骨或多个肋骨骨折,亦可发生同一肋骨多段骨折。•造成肋骨骨折的暴力通常有四种形式:1.直接暴力骨折发生于暴力直接作用的部位,常呈横断或粉碎型,骨折片多向内移位,易刺伤肺脏,造成气胸、血胸。如拳棒打击、车撞等。病因病理病因病理•2.间接暴力胸廓受到前后方对挤的暴力,往往在腋中线段附近发生骨折。骨折端向外突出,易穿破皮肤造成开放性骨折,如塌方或心脏体外按摩时用力不当等。亦有因暴力打击前胸致后肋骨折,或打击后胸而前肋骨折者。骨折多为斜形。病因病理病因病理•3.混合暴力直接暴力使局部骨折,余力未尽而成间接暴力,造成该肋的另处骨折(多段骨折),此骨折常造成胸内损伤。反常呼吸•多根肋骨双折时,该处胸廓失去支持,吸气时因胸腔内负压增加而使胸廓向内凹陷;呼气时因胸腔内负压减低而使胸廓向外凸出,正好与正常呼吸活动相反,故称为反常呼吸。•可影响呼吸与循环机能,产生呼吸困难、紫绀,甚至气脱等严重症状。病因病理•4.肌肉收缩严重咳嗽、喷嚏时偶发肋骨骨折,一般发生在体质弱,骨质疏松者。如产妇、百日咳病人及长期脱钙的病人。骨折类型•单纯性骨折:•不全骨折:多为裂纹或青枝骨折。•完全骨折:多为横断、斜形或粉碎型骨折。•多发性骨折:一骨双折,多肋骨折。一根肋骨一处骨折,称为单处骨折。一根肋骨两处骨折,称为一骨双折。•开放性骨折:多因间接暴力或火器伤所致。并发症•若骨折端刺破胸膜,空气进入胸膜腔,则可并发气胸,进入的空气可使伤侧肺萎缩,影响了正常呼吸功能和血液循环。•如胸膜穿破口已闭合,不再有空气进入胸膜腔,则称为闭合性气胸;•如胸膜穿破口未闭合,空气仍自由流通,则称为开放性气胸;并发症并发症•如胸膜穿破口形成阀门,吸气时空气通过穿破口进入胸膜腔,呼气时则不能将空气排出胸膜腔,胸膜腔内压力不断增高,对肺的压迫和纵隔的推移也愈来愈大,则称为张力性气胸。并发症并发症•若骨折端刺破胸壁和肺的血管,血液进入胸膜腔,则并发血胸。•早期因胸部呼吸活动,胸膜腔内的瘀血不易凝固;后期由于血凝滞,形成“干血”或“老血”,胸膜粘连,终为纤维组织填塞,成为纤维胸。并发症诊断要点•1.患者伤后局部疼痛、肿胀、有血肿或瘀斑。•2.深呼吸、咳嗽、说话、喷嚏及躯干转动时疼痛加剧。•3.有明显的压痛或畸形,有时可摸到骨擦音。•4.胸廓挤压试验阳性:两手分置于胸骨和胸椎,前后挤压胸廓,可引起骨折处剧烈疼痛。诊断要点诊断要点•5.患者常能指出最痛点,即骨折处。若肋骨骨折合并气胸时,可出现胸闷、气促,伤侧呼吸运动减弱,胸部叩诊呈鼓音,呼吸音及语颤减弱或消失。•6.X线检查可明确骨折部位及骨折根数。•注意:必要时可作胸部X线透视或拍胸片,以明确是否有胸内并发症的存在。小儿肋骨弹力较大,受伤也不易骨折,但内脏损伤可能严重,必须详细检查。治疗方法•单纯肋骨骨折,因有肋间肌固定,很少有移位,不予处理亦能自行愈合,即使对位不良畸形愈合,亦不影响呼吸。但骨折引起的各种并发症要及时处理,否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