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信用的本质与形式信用有价吗?6000亿•中国信用危机:经济生活中失信失范的行为越来越广泛,情节越来越恶劣,•债务人大量逃废债务,•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毒米毒酒等恶性案件不断发生,•“有偿新闻”、“虚假广告”、虚假“财务报告”和“黑嘴股市分析”满天飞•盗窃知识产权等•据学者估计每年因信用缺失达到6000亿元第一节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一)信用的含义:以还本付息为条件的暂时让渡商品或货币的使用权的借贷行为信用的经济学定义不同于道德定义和心理定义。(二)信用的特点:1、还本付息2、是一种借贷关系一、什么是信用(一)信用产生的原因(P26):(二)实物信用与货币信用实物信用以实物为对象进行借贷的活动货币信用以货币为对象进行的借贷活动货币信用克服了实物信用中借贷对象的供求需要巧合的局限性,使借贷更为便利和灵活二、信用的产生和发展1、含义:利率极高的信用形式2、特点:利率高、剥削重、非生产性3、高利贷的原因:高利贷的有限供给与巨大需求决定其价格高利贷的高风险性(三)高利贷信用(四)现代信用的形成与发展(P29)(一)含义: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以赊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二)特点:1、借贷双方都是企业2、借贷的对象是商品3、商业信用实质包括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4、商业信用的载体是商业票据第二节现代信用形式一、商业信用(三)商业信用的优缺点1、优点(P41)2、局限性1、规模上的局限性2、使用方向上的局限性3、期限上的局限性一、商业信用二、银行信用(一)含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信用(二)优点:1、无规模限制:银行信用的主体有一方是金融机构,贷放的是社会资本2、具有广泛接受性: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式提供的信用3、在期限上相对灵活,可长可短(三)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的联系与区别商业信用是现代信用的基础,银行信用是现代信用的主体。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广泛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发展起来的,银行信用的出现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发展;银行信用与商业信用是并存而非取代关系二、银行信用序号区别商业信用银行信用1客体商品货币2主体企业金融机构3地位基础主体4运动与经济周期波动基本一致与经济周期波动不一致5形式赊销、预购放款(贴现)6融资直接融资间接融资7优点方便、及时、灵活规模大、范围广8局限规模、方向限制盲目性强、可控性弱风险较大三、国家信用(一)含义:国家财政通过举债向社会筹集资金的一种信用形式(二)形式:国库券和公债券(三)作用:1、调节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各种弥补赤字的方法比较:动用历年节余、节支、发行国债、增税、发行货币2、调节货币流通,稳定经济发展;3、调节经济总量与结构(四)我国国家信用发展状况1、发展历程:1)1949——1958年。人民胜利折实公债(3亿)和国家经济建设公债(35.44亿)2)1959——1980年。既无内债又无外债3)1981——至今。恢复和快速发展阶段2、我国国债发展规模变化三、国家信用1981-2005我国国债发行规模010002000300040005000600070001981198519891993199720012005国债发行规模四、消费信用(一)含义:金融机构或工商企业向个人消费者提供的用于消费的信用形式(二)消费信用的主要形式1、赊销,尤其是分期付款2、消费信贷3、信用卡(三)消费信用的作用促进商品销售,有利于再生产;扩大即期消费需求;增加消费者总效用(四)消费信用在我国的发展•1998年人行颁布《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的指导意见》•1998年我国消费信贷余额172亿元,到2005年规模达到2.2万亿元。四、消费信用362年前,白人移民用24美元的物品,从印第安人手中买下了相当于现在曼哈顿的那块土地,现在这块地皮值281亿美元,与本金差额整整有11亿倍之巨。如果把这24美元存进银行,以年息8厘计算,今天的本息就是30万亿美元,可以买下1067个曼哈顿;6厘计算,现值为347亿美元,可以买下1.23个曼哈顿。摘自《上海金融报》93,2,8令人不可小觑的利率功能:第三节利息与利率(一)利息含义利息是信用的伴随物,是借款人支付给贷款人的超过本金的那一部分金额利息是借贷资本的价格利息是货币时间价值一、利息(二)利息的本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