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与痴呆抑郁症与痴呆概况概况痴呆患病率痴呆患病率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26亿,占总人口的10%,老年人口以每年3.2%的速度增长,据估计2025年将达到2.9亿。65岁以上人口抑郁症患病率为3.85%;老年性痴呆患病例率为3.86%(1999年北京地区调查资料)。上海地区65岁以上人口的老年痴呆患病率4.61%,接近发达国家水平。抑郁症流行病学西方国家总人口的患病率高达10%左右,终生患病危险为20%。亚洲的患病率:相似?文化因素影响诊断及其患病率结果,因此难以比较。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美国,1994)终身患病率17.1%,年患病率为10.3%。月患病率为4-8%。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18-45岁者多见,但识别率很低。到2020年为止,抑郁症将成为女性死亡和残疾的首位疾病。美国1500万成人患抑郁症。英国200万人/年患抑郁症。三分之一的人一生中患有抑郁症。(WHO报告,美国哈佛公共卫生学院统计资料)我国抑郁症患病率的最低估计为2%,全国大约有2600万抑郁症患者。调查表明,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约为10-25%。抑郁症为复发性疾病,年复发率为30%以上,即全国每年有780万人次复发,其中30%严重者至需住院治疗。一、痴呆一、痴呆((DementiaDementia))1.ICD—10对痴呆的描述:痴呆是一种获得性智能、记忆和人格的总体损害。包括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学习操作知觉性运动技能,正确的运用社会技能和控制情绪的反应,无意识障碍。2.DSM—IV的痴呆诊断标准A、存在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障碍的证据B、至少有下列一项:(1)抽象思考障碍(2)判断障碍(3)大脑皮质功能障碍(4)性格变化C、A或B的障碍导致职业、日常社会生活、人际关系障碍D、A、B、C的障碍不是在意识障碍时出现E、(1)或(2)(1)存在器质性因素(2)可能存在器质性因素3、CCMD—3的痴呆诊断标准症状标准:(1)记忆减退(2)智能损害(3)情感障碍(4)意志减退(5)高级皮层功能受损或人格改变等(6)无意识障碍(7)实验室检查严重标准:日常生活或社会功能受损.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6个月.排除标准:排除假性痴呆、精神发育迟滞、归因于社会环境极度贫乏和教育受限的认知功能低下,或药源性智能损害.二、二、抑郁症抑郁症((DepressionDepression))1.定义:表现持久的情绪低落,兴趣减少或丧失,伴有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钝,自我评价过低,无用感,无助感,绝望感,有自杀行为等。具有缓解和复发倾向。间歇期精神活动正常,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人迁延不愈。本病不是继发于任何躯体、脑器质性及物质滥用疾患。也不是由于精神创伤所致。2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CCMD—3CCMD—3))症状标准: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4项:(1)兴趣丧失、无愉快感(2)精力减退或疲乏感(3)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4)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5)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6)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7)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8)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9)性欲减退严重标准:社会功能受损,给本人造成痛苦不良后果。病程标准:符合症状标准和严重标准至少已持续两周。排除标准:器质性精神障碍,或精神活性物质和非成瘾物质所致抑郁。三、老年期生理健忘症(与年三、老年期生理健忘症(与年龄相关的记忆障龄相关的记忆障碍碍AAMIAAMI))11、健忘特点、健忘特点1)对事件的某些细节回忆准确性发生困难,如人名、地点、电话号码等。2)对事件本身或总的记忆力相对保存。3)常感到负担或主动求医,力图弥补记忆缺陷。4)无痴呆的临床证据(智能、人格、情绪的改变)5)无导致认知障碍的内科疾病、神经病或精神病、精神药物或酒滥用以及脑外伤史。22、、健忘与痴呆的鉴别健忘与痴呆的鉴别生理性健忘症痴呆特点生理改变病理性改变病程无病程,随年龄增长而变化阶梯性进展或缓慢进行性加重主要症状仅有记忆力下降,生活自理正常记忆力下降伴有智能、定向力、人格改变,生活不能自理,精神行为障碍记忆障碍特点对总体事件保持,部分内容不能回忆完全性记忆丧失,远记忆障碍常出现错构、虚构实验室检查无器质性证据CT、MRI、心理测验有明显异常四、假性痴呆四、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