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 . 电导法测定水溶性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与表面活性相关性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学会用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3.理解电导法测定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的原理;2.了解无机盐和有机添加物对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的影响。二、实验原理:表面活性剂是那些具有两亲结构,可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或界面 )张力,使体系产生润湿、 乳化、分散、气泡、增溶等一系列作用的物质。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 当表面活性剂浓度增大到一定值时,表面活性剂离子或分子将发生缔合,形成胶束(或称胶团 )。表面活性剂溶液形成 胶 束 的 浓 度 称 为 表 面 活 性 剂 的 临 界 胶 束 浓 度 (Critical Micelle Concentration),简称 CMC 。由于表面活性剂的某些物理化学性质随着胶束的形成而发现突变 (如图 1) 图 1 表面活性剂溶液的一些性质与浓度的关系故将 CMC 看作表面活性剂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是表面活性剂表面活性大小的一个度量。 CMC 越小,则表示这种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所需浓度越低,达到表面 (或界面 )饱和吸附的浓度越低,因而改变表面性质起润湿、乳化、分散、气泡、增溶等作用所需浓度就越大,而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就越大。测定 CMC 的方法很多,而电导法是测量离子型表面活性剂CMC 值的较为经典的方法。对于一般的电解质溶液,其导电能力由电导G,即电阻的倒数 (1/R)来衡量。若用电极面积为A,电极间距为 L 的电导管测定电解质溶液电导时,则有G=1/R=κ(A/L) (1) 式中 κ 是指长 1m,截面积为 1m2 的导体的电导,称作比电导或电导率,单位为 S· m-1,L/A 称作电镀池常数,电导率κ 和摩尔电导 Λm 有如下关系:Λm=κ/c (2) Λm 为 1mol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称为摩尔电导率, c 为电解质溶液的摩尔浓度, Λm 随电解质溶液浓度而变。对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溶液,当溶液浓度很稀时, 电导的变化规律也和强电解质一样,但当溶液的浓度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随着胶束的形成, 带相反电荷的离子被强烈地吸附在胶团表面上,它们的部分电荷被中和, 电导率发生变化,摩尔电导急剧下降,这就是电导法测定CMC 的依据。三、实验仪器和实验试剂:电导率仪,电导电极,容量瓶(100mL),锥形瓶 (10 个),移液管十二烷基磺酸钠 (2x10-3),氯化钠,正丁醇,电导水,恒温水浴图 2 DDS— 11A 型电导率仪面板图如图 2 所示,使用时按以下步骤操作:1.打开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