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11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教学设计一、教学分析(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是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是初中化学应重点掌握的内容, 是中考必考的知识点。 本节课在全书乃至整个化学学习过程中,所占地位十分重要,是培养学生在实验室中制取某种气体时药品的选择、装置的设计、 收集方法等思路的最佳素材。 学好本节内容对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提高化学实验技能及科学探究能力都有深远的影响。本节知识的学习相对比较容易,学生在掌握氧气实验室制法的基础上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可以迎刃而解。(二)教学对象分析学习能力 :学生已经学习过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具备一定的“气体的制备与收集 ”的实践经验。 初步具备了 “根据药品选择发生装置, 根据气体的相关性质选择收集装置 ”的实验技能与方法,懂得气体的收集方法与物理性质有关。如何制取二氧化碳是学生所期望学习的内容,学生容易想到木炭的燃烧等反应途径,不会想到用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来制取,所以课前要安排学生做好预习, 阅读教材,查阅资料,搜集能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相关信息。科学能力 :多数学生对学习化学特别是实验探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但往往对探究的目的、过程和结论缺乏理性的思考,需要教师适时启发、引导和点拨。抓住气体制取的基础知识, 正确处理信息并学会知识迁移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社会能力 :九年级学生逐步树立了爱护环境、珍惜资源、 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具有一定的社会调查能力,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了保护环境、珍爱生命、关注化学与社会发展的意识。学生基本情况 :整体素质参差不齐, 一个班级约 50 人,其中 10 人左右较优秀,基础较差的学生近15 人,中等水平学生约25 人。针对这一情况,考虑学生的可接受性,把握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 ”,确定教学内容。首先,让学生根据学案进行预习,并设计实验方案。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将问题设置化整为零,层层推进,抓好双基,因材施教。最后拓展延伸,设计个性化学习内容,让较优秀百度文库-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22 的学生在常规基础上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实。本节课教学时间重点放在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反应原理和实验装置的确定,采用异质分组的方式开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