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市实验小学数学课题研究及校本教研汇报为了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发展的主阵地,我们乌海市实验小学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市、区级两级教研室的领导下,以自治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与学”有效性研究这一课题为契机,立足课堂这片沃土,致力于“有效型”课堂教学的探索,成功构建“备、说、研、上、评”一条龙教研模式,开展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目前已确立了我校的子课题“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有效策略的研究”。我们从教学实践出发,以科研为依托,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素质,把日常教学工作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下面就我校的课题研究情况和校本教研活动向各位领导、专家、老师予以汇报。一、 问诊课堂,制定研究方案自新课改以来,我校教师的教学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满堂灌”变为“以学定教”,课堂互动明显增多,教师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数学课堂有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仍然尴尬地发现一个突出问题:教师教得苦,学生学的累,课堂教学的效率仍不尽如人意,而且严重妨碍了学生个性发展和能力形成。如何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优化课堂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成为我们的主要研究方向。2008 年 10 月我校参加了在包头召开的全自治区小学数学“教与学”课题培训会,我校领导也十分重视, 要求我们数学组尽快开展课题研究,于是,我们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全体数学教师认真学习领会自治区教研室“教与学” 有效性研究的开题报告,领会其精神实质,为了确定子课题研究内容,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设计了“实验小学学生数学有效学习问卷调查表”, 一二年级设计了这样的调查表。(幻)三至四年级设计了这样的调查表。(幻)采用抽样调查形式,每班抽10 个学生,全校共抽查了490名学生。一二年级从数学兴趣、数学课堂表现、自控能力、课外作业、合作交流、学习习惯等六个方面进行调查,共设计了23 个问题。按一二年级的调查结果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分析:(一)数学兴趣从调查反映的情况可以看出:大多数学生对老师所讲的内容感兴趣,能抓住老师的讲课思路,课后能就数学课上有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对课外书上的趣味数学题也比较感兴趣,偶尔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说明教师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有很大影响。学生有一定的主体意识,学习方式上不再是单纯的被动接受,一般希望课堂上能够生动活泼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