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体系促发展小康路上献青春团徐州市委“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的历史任务,为徐州共青团事业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今年以来,我们在团省委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突出品牌抓活动、注重培养抓基地、深入挖掘抓典型、提高素质抓队伍”的总体工作思路,围绕服务小康社会建设,积极整合资源,着力凸显优势,把团的各项事业有机纳入四大工作体系,引领全市团员青年为建设小康徐州奉献青春才智,努力开创徐州共青团事业的新局面。一、构建青年创业引领体系,建功立业促发展我们积极构建青年创业引领体系,引导青年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精神,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发挥生力军作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取得新成效。深化“三为三新”活动,突出职业中介、技能培训、创业服务三个重点,依托全市48家农村青年职业中介机构、培训学校和近百家青年创业基地,大力拓展就业渠道,广泛开展技能培训,促进农村青年增收致富。举办“徐州市青年优质农副产品展销会”,着力打造“一村一品”,培养壮大一批懂科技、善经营、能创业的青年创业带头人,推动农业产业新发展。今年前十个月,全市新认证农村青年创业基地36家,培训农村青年3万人次,实现新增转移就业1.5万人,增收近亿元。青年创新创效取得新进展。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大力开展青工创新技能大赛、青年创新成果展和“五小”创新竞赛,不断提高青年服务企业发展的贡献率。开展商届十大新锐、全市重点工程青年立功竞赛评选,选树了一批青年创业典型,营造了“吃苦在先、技能领先、青年率先、创业争先”的浓厚氛围。区域交流合作开辟新局面。组织徐州青年企业家代表团系列考察活动,赴苏州、无锡等苏南经济发达地区开展考察学习,到淮北、宿州等徐州都市圈兄弟城市进行观摩交流,引领创业青年在大流通、大融合中建功立业。探索建立淮海经济区青年企业家合作联盟,为优化青年创业软环境、提升团组织服务软实力作出积极努力。二、构建青年社会服务体系,涵养和谐促发展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服务小康徐州建设的战略任务,不断加强服务能力建设,引导团员青年投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努力营造和谐社会氛围。大力弘扬先进文化。充分重视文化对青年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开展彭城K歌王大赛、健康宝宝海选、大中学生校园文化节、魅力校园青春偶像大赛、酒吧文化节和青年喜爱的时尚场所评选,打响青年文化品牌,加大青少年参与力度,引领青年文化生活新风尚。充分关注弱势青年群体。全面启动“让心灵充满阳光”系列活动,召开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会议,加大对边缘青少年、罪错青少年群体关怀力度。拓宽希望工程筹资渠道,今年新资助学生6000多名。开展“关爱弱势儿童,共建和谐社会”慈善捐助、青年名医大型义诊和进城务工青年子女公益夏令营活动,多法并举营造和谐社会氛围。致力发展志愿服务事业。拓展五类志愿服务项目,壮大专兼职志愿者队伍,着力构建以志愿者协会为核心、以志愿者服务站、服务基地为依托、以志愿者服务队为抓手的组织网络,提升志愿服务事业规范化水平,为青年服务小康社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搭建有效载体。三、构建青年人才凝聚体系,内生动力促发展“全面奔小康,建设新徐州”的崭新实践,需要更多的青年人才的涌现。我们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努力提升开发配置、团结凝聚青年人才的水平,为建设小康徐州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青年人才队伍。科学开发青年人才。以培养高技能产业工人和高素质青年经营管理人才为重点,实施青工技能振兴计划;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推进“百万农村青年学百技”活动;以“挑战杯”等校园科技创新为载体,提升青少年学生创造能力,“三轮驱动”为青年成才提供切实服务。有效凝聚青年人才。加强青联、青商会等青年组织和社团的建设与管理,高度重视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的青年人才工作,做好各类先进青年典型的评选表彰工作,努力营造用感情联系人才、用活动吸引人才、用事业凝聚人才的和谐氛围,不断争创青年人才的整体优势。充分激发青年活力。以“我与祖国共奋进”主题教育活动为主线,进一步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