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习题第四章细胞膜本章要点:本章阐述了细胞膜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生物学功能,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及膜的化学组成。要求重点掌握生物膜的结构模型、化学组成和功能特点。一、名词解释1、生物膜2、脂质体3、双型性分子(兼性分子)4、内在蛋白5、外周蛋白二、填空题1、细胞膜的最显著特性是和。2、细胞膜的膜脂主要包括、和,其中以为主。3、成熟的红细胞是研究细胞质膜的好材料,不仅没有细胞核,也没有。三、选择题1、生物膜是指()。A、单位膜B、蛋白质和脂质二维排列构成的液晶态膜C、包围在细胞外面的一层薄膜D、细胞内各种膜的总称E、细胞膜及内膜系统的总称2、生物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A、蛋白质和核酸B、蛋白质和糖类C、蛋白质和脂肪D、蛋白质和脂类E、糖类和脂类3、生物膜的主要作用是()。A、区域化B、合成蛋白质C、提供能量D、运输物质E、合成脂类4、细胞膜中蛋白质与脂类的结合主要通过()。A、共价键B、氢键C、离子键D、疏水键E、非共价键5、膜脂中最多的是()。A、脂肪B、糖脂C、磷脂D、胆固醇E、以上都不是6、在电子显微镜上,单位膜为()。A、一层深色带B、一层浅色带C、一层深色带和一层浅色带D、二层深色带和中间一层浅色带E、二层浅色带和中间一层深色带7、生物膜的液态流动性主要取决于()。A、蛋白质B、多糖C、类脂D、糖蛋白E、糖脂8、膜结构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取决于()。A、膜中的脂类B、膜中蛋白质的组成C、膜中糖类的种类D、膜中脂类与蛋白质的关系E、膜中脂类和蛋白质的比例四、判断题1、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趋势而制备的人工膜。()2、外在(外周)膜蛋白为水不溶性蛋白,形成跨膜螺旋,与膜结合紧密,需用去垢剂使膜崩解后才可分离。()3、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内膜体系,所以红细胞的质膜是最简单最易操作的生物膜。()10、所有生物膜中的蛋白质和脂的相对含量都相同。()+五、简答题1、简述细胞膜的生理作用。2、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是什么?与它的生理功能有什么联系?3、试比较单位膜模型与流动镶嵌模型的优缺点。4、简述细胞膜的基本特性。5、影响脂质双分子层流动性的因素?七、翻译1、细胞膜、2、生物膜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转导本章要点:本章着重阐述物质跨膜运输与信号传递的方式。要求重点掌握物质跨膜运输的各种方式及其原理,重点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作用方式及主要途径。一、名词解释1、主动运输2、被动运输3、载体蛋白4、细胞通讯5、细胞识别6、简单扩散7、协助扩散(促进扩散)8、通道蛋白9、协同运输10、配体门通道11、电压门通道12、有被小泡13、分子开关14、钠—钾泵(Na+—K+pump)15、质子泵16、胞吞作用17、胞吐作用18、吞噬作用19、胞饮作用20、信号分子21、信号通路22、受体23、第一信使24、第二信使25、G—蛋白28、蛋白激酶A29、双信使系统30、Ras蛋白(熟悉)二、填空题1、根据胞吞的物质是否有专一性,将胞吞作用分为的胞吞作用和的胞吞作用。2、细胞的化学信号可分为、、、等四类。3、细胞膜表面受体主要有三类即、和。4、细胞之间以三种方式进行通讯,细胞间,通过与质膜的影响其他细胞;细胞间形成连接,通过交换使细胞质相互沟通;细胞通过分泌进行相互通讯,是细胞间通讯的途径。5、根据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沿梯度的转移方向,协同运输又可分为协同与协同。6、在细胞的信号转导中,第二信使主要有、、和。7、Ca2+泵主要存在于膜和膜上,其功能是将Ca2+输出或泵入中储存起来,维持内低浓度的Ca2+。8、小分子物质通过、、等方式进入细胞内,而大分子物质则通过或作用进入细胞内。9、H+泵存在于细菌、真菌、细胞的细胞膜、及上,将H+泵出细胞外或细胞器内,使周转环境和细胞器呈性。10、IP3信号的终止是通过形成IP2,或被形成IP4。DG通过两种途径终止其信使作用:一是被成为磷脂酸,进入磷脂酰肌醇循环;二是被水解成单脂酰甘油。11、在磷酰③脂醇信号通路中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质膜上的磷脂酶C,使质膜上水解成1,4,5-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胞外信号转换为胞内信号,这一信号系统又称为。13、门通道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