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田勘探 油气田勘探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它根据石油地质学的油气田分布规律和含有模式,研究采用各种适合的先进勘探技术与方法,从而达到最经济地探明油气储量的目标。按照工作程序,油气勘探要分阶段地进行地质和经济评价,筛掉无工业价值的地区,逐步集中勘探研究的“靶区”,直到发现和探明工业油气田。 油气田勘探过程就是一个对地下情况反复调查、实践与认识的过程。整个过程可按对地下情况认识的程度和工作特点划分为区域普查、圈闭预探、油田评价三个阶段。 油气田勘探是一门地区性、探索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各地区的地质条件只有相似性,而无相同性;并且影响油气藏分布的未知因素有数十甚至上百个之多;每个地区的各种条件都存在多解性;在勘探阶段,特别在初期,人们对探区地质情况认识的不够清楚,很多因素不易确定,科学理论推理的前提不完全肯定,因而使得推理的结论不尽完全可靠。因此,油气田勘探本身既是科学研究型的实验,又是生产经营性的工作,它与通常的工厂生产有着很大的差别。油气田勘探过程在很多方面更与科学研究的性质比较接近,因而在很大程度上要多探索,要靠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要靠经验去进行预测和判断。 一油气勘探的地位和作用 石油与天然气资源是郭明经济建设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社会的各行各业和人民的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石油。油气勘探是石油工业的排头兵,是油气工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无论在国内市场还是在国外市场,只有通过勘探不断地发现油气田,才能为油气工业的发展提供充足的油气后备储量。而目前,制约我国油气工业发展的瓶颈是油气资源接替紧张,中国油气资源相对不足,使得我国油气工业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要实现中国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加强油气勘探。只有发现一大批大中型油田,使我国油气的探明储量和产量有一个较大幅度的提高,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我国油气工业与国民经济发展不协调的局面。 目前,由于中国石油工业上游资金长期短缺,勘探投入长期“欠债”,再加上多年的强化开采,致使新增探明储量不足,后备储量难以跟上,可以动用的可采储量逐年下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的话,必将严重制约我国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大力加强油气勘探,努力增加石油后备储量,保持必要的石油自给率,以维持油气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油气工业的发展程度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与生活质量,是把一个国家经济推向新水平的重要因素。石油与天然气也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