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15994— 1995】 流行性感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前 言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流感病毒有甲、乙、丙三个型,其中甲型所引起的流感流行最为广泛和严重,乙型常引起爆发,丙型则多引起小儿散发病型。在我国虽将该病归属于法定丙类传染病,但一旦流行,传播快、波及面广,对人民健康及劳动生产力有很大影响,而且对年老体弱多病者及婴幼儿的威胁较大。为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B、附录C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学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三菊。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卫生部传染病防治监督管理办公室负责解 释 。 1 范 围 本标准规 定了 流感的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 用 于各 级 各 类医疗 、卫生、保 健机 构 和人员 对流感的诊断、报 告 和处理的应 用 。 2 诊断原则 流感流行时 一般 根 据 临 床 症 状 、结 合 流行病学可 对病人作 出初 步 诊断。如 确 定诊断则需要分 离 病毒阳 性或 病人双 份 血 清 抗 体,测 定恢 复 期 抗 体较急性期 增 高4 倍 或 以 上 。 3 诊断标准 3.1 流行病学史 在流行季 节 一个单位或 地 区 同 时 出现 大量 上 呼吸道感染病人;或 近 期 内 本地 区 或 邻 近 地区 上 呼吸道感染病人明 显 增 多;或 医院门 诊上 呼吸道感染病人明 显 增 多。 3.2 临 床 症 状 3.2.1 出现 急起畏 寒 、高 热 、头 痛 、头 晕 、全 身 酸 痛 、乏 力等 中毒症 状 。 3.2.2 可 伴 有咽 痛 、干 咳 、流鼻 涕 、流泪 等 呼吸道症 状 。 3.2.3 少 数 病例 有食 欲 减 退 ,伴 有腹 痛 、腹 胀 、呕 吐 和腹 泻 等 消 化 道症 状 。 3.3 实验 室诊断 3.3.1 血 液 化 验 检 查 白 细 胞 总 数 不 高 或 偏 低 。 3.3.2 从 病人鼻 咽 分 泌 物 分 离 到 流感病毒(见 附录A)。 3.3.3 恢 复 期 病人血 清 中抗 流感病毒抗 体滴 度 比 急性期 有4 倍 或4 倍 以 上 升 高 (见 附录B)。 3.3.4 直 接 检 查 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