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的教育价值及其优化策略随着主题课程的推进,幼儿园班级主题墙作为集教育性、实用性、参与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开放的“环境”,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地为幼儿的发展和主题课程的建设服务。一、开展班级主题墙创设的价值价值一:引导活动深入开展瑞吉欧教育理念强调:“空间具有教育内涵。”班级开展主题活动中将空间的设计倾向于将所有与主题活动有关的事物结合起来,尽可能发挥有用空间的作用,大到活动室、走廊、橱窗;小到墙角、柱子、门框,教师和孩子一起布置班级主题活动的墙面环境,孩子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成为激发他们潜力的资源。于是,班级主题墙创设便能引发生成新的课程主题,同时引导活动不断深入开展。价值二:记录幼儿的探究班级主题墙创设不仅能推动课程的生成、开展,它还能成为幼儿学习探究的一种“记录板”,在每个主题活动中或活动后,教师和孩子们一起将活动内容、探究结果以照片、文字图画等多种形式体现在班级环境上,以此来呈现整个主题活动的进展情况,同时也借此帮助幼儿梳理、积累在活动中获得的相关经验。它真实地记录下幼儿和教师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让幼儿的学习“看得见”。价值三:激发幼儿互动创设良好的主题墙不仅能激发幼儿思考,还能引导幼儿的行★精品文档★2/9为与活动,改变幼儿的认识和理解。它为幼儿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在与墙面环境的互动中,幼儿的活动以及所获得的经验会引发同伴的模仿、学习及共同探究,形成了一个学习共同体。而幼儿与墙面环境的互动过程又是教师了解幼儿的主要途径,如教师观察幼儿对哪些事物感兴趣,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和困难等。在此基础上,教师通过创设变化的环境来支持和引导幼儿的活动从而使教育效果更加显着。幼幼互动、师生互动使得教育活动更具吸引力和凝聚力。3/9如案例:在中班《叶子》的主题中,教师一改往日的做法,将本是给家长看的主题网络图用图文形式展示在孩子面前,一棵用不同彩色卡纸制作的主题课程生长树,叶片的分支呈现的是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可以获得的相关经验。一片片“叶子”上记录着孩子们对叶子的疑问和答案。孩子们采集的叶子标本与玻璃窗上教师剪纸的叶子相互呼应;门框上利用柱子制作的一棵“大树”上,形态各异的“小昆虫”爬行在“叶子”当中;树干上还贴满了幼儿对主题活动做的调查表、有关叶子主题活动的趣闻。主题墙打破单纯平面布置的做法,将幼儿自制的“叶子大变身”图书粘在墙面上,让幼儿随意翻看;“叶子的用途”墙面上用纸盒、卡纸布置成一...